健康養身★九成人忽視 肺炎重症與糖尿病竟與「它」有關 專家:致死率倍增

九成人忽視 肺炎重症與糖尿病竟與「它」有關 專家:致死率倍增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道自微而生,禍自微而成,別以為牙齒上的「牙垢」無傷大雅,它將可能是引發牙周病的罪魁禍首,而看似與其他疾病八竿子打不著的牙周病,卻和當今 COVID-19 新冠肺炎重症及國人十大死因之糖尿病息息相關。

牙周病患者染疫 死亡率高八倍

國際研究報導指出,牙周病患者罹患 COVID-19 新冠肺炎導致重症的機率較一般健康人高出三至五倍,死亡率則高出八倍之多。而糖尿病患者罹患牙周病的機率約高了三倍,同時有牙周病與糖尿病的患者,糖化血色素指數也會偏高,形成所謂惡性循環的「雙生病」。時常被國人輕忽的牙周病,是許多慢性疾病及心血管疾病惡化的危險因子,若輕忽不求醫,等於無形中於體內埋下一顆不定時炸彈。

九成國人皆有牙周病 細菌入侵恐影響免疫力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調查,台灣牙周病的盛行率高達90%,是國人最常見卻也最容易被忽視的疾病。主因是牙周病初期症狀不明顯,多數人沒有警覺,甚至將牙周病視為會痛再去治療就好的疾病,往往錯過黃金治療時機。牙周病治療專家張豪傑醫師呼籲,牙周病嚴重不僅僅是造成牙齒掉落、影響正常使用而已,患者口腔中的細菌可能透過牙周組織進入到人體造成慢性發炎、弱化體內免疫能力,還可能直接影響呼吸道系統及引發心血管疾病,甚至若罹患 COVID-19 新冠肺炎,也較可能會成為重症患者。

張豪傑醫師說明,由於口腔與呼吸道是相連的環境,一旦牙周病的病菌進入到呼吸道,會破壞上呼吸道的免疫系統,使免疫力下降,此時同等於製造肺炎病毒入侵的機會,加速病毒快速感染,自然大幅提升肺炎重症的機率,致死率也比一般人高出8.8倍,提醒國人重視牙周病所帶來的影響。

糖尿病患易染牙周病 注意口腔衛生避免雙生病

而在糖尿病患者中,牙周病的感染率也增加了大約3倍。張豪傑醫師表示,因為糖尿病患者免疫力降低,及溶解牙周組織酵素活性過度增加,導致感染牙周病的機率相對增加,且會較為嚴重。若中重度牙周病患者未得到有效治療,也會明顯影響患者的血糖代謝控制。因此,為避免陷入「雙生病」的惡性循環狀況,建議糖尿病患者需比一般人更注意口腔衛生。

牙齦發炎才治療 恐成為重症需植牙

至於牙周病該如何早期發現並進行治療?張豪傑醫師表示,牙周病屬於慢性疾病,臨床症狀並不明顯,不過若沒有獲得良好控制,就會像嚴重高血壓一樣一發不可收拾。

而牙周病早期症狀大多是牙齦紅腫、發炎、流血、口臭等,民眾很常會自主歸類到是因生活作息不正常、火氣太大、刷牙太用力而忽視它,等到急性發炎或是牙齦腫痛難耐才肯就診治療,此時牙齦周圍組織可能都已流失,甚至伴隨牙周囊袋加深或齒槽骨的破壞,這類牙周重症都必須透過較為複雜的治療方式,例如:牙周清創、牙根覆蓋術或是牙周翻瓣手術來治療。若是病菌已侵蝕牙根底部,造成牙根不穩固甚至鬆脫,則可能無法保留必須拔除,此時就必須透過更先進的數位輔助植牙,精準快速地建立植牙計畫,來恢復齒列的健全狀態。

提醒半年洗牙一次 定期檢查口腔

為避免拖延輕微牙周病治療而導致重症,張豪傑醫師提醒民眾,透過每半年一次的健保給付洗牙,定期替口腔做健康檢查,同時健保也推行牙周統合照護計畫,提供民眾全口牙周治療。最重要的是,完成療程以後仍須每日徹底清潔牙齒,定期進行牙周檢查追蹤及支持性治療,自主遠離疾病可能造成的健康傷害。

【延伸閱讀】

新冠患者患有牙周病 併發症提高3倍,死亡機率高9倍

牙周病好了又復發? 全口牙周病治療維護牙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53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2)日宣佈,1922疫苗預約平台的第28期疫苗預約追加劑接種,將從明(23)日到25日開始預約,符合已打滿2劑的18歲以上民眾即可預約。第28期施打期間為3月28日到4月3日。另外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因國內疫苗數量充足,1922預約平...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健保署今(22)日公布4項新藥納入健保給付案和給付規定擴增案,對象均為屬兒童患者,藥物種類則包括治療黴菌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小兒潰瘍性結腸炎,以及帶NTRK基因融合的實體腫瘤。 健保署藥品組組長戴雪詠表示,決定給付兒童治療用藥時,安全性與耐受性乃是第一考量,2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2)日宣布新增10例本土病例,2人為居隔期間陰轉陽;79境外移入,同時今日無死亡個案。 1例陰轉陽為台南個案 對社區無影響 今日新增的陰轉陽個案為案21392的女兒「案22175」。陳時中表示該案為解隔前採檢陽性,對社區無影響。 ▲旅行團傳...

閱讀詳情 »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若出現突發性半側肢體無力或麻木、言語障礙或平衡失調等症狀時可別大意,恐是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惹禍。新竹臺大分院神經部蔡力凱主任表示,這時若能在數小時內緊急接受血栓溶解治療或血栓移除術治療,將有效打通阻塞的顱內血管,可獲得不錯的功能性預後,隨著醫術進步,目前包括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