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乳癌不一定會先在乳房摸到硬塊! 這些部位也要注意

乳癌不一定會先在乳房摸到硬塊! 這些部位也要注意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39歲的年輕女性,因左腋下腫痛,來到衛福部樂生醫院乳房外科王志堂醫師門診就診,經安排乳房超音波檢查,確認左腋下有多顆約1~2公分淋巴結,至於左側乳房腫塊高度懷疑為乳癌,接受組織切片後,確診癌細胞轉移到腋下淋巴結,所幸積極尋求手術治療與化學治療後,已事過7年未復發,重拾健康人生。

乳癌腫瘤癌隨血液、淋巴液轉移 最先至腋下淋巴結

王志堂醫師指出,很多人以為乳癌一定會先在乳房摸到硬塊,其實乳癌細胞的產生,是因為乳房細胞多個基因片段產生變異,某些基因片段的變異,容易使癌細胞在乳癌還很小的時後,甚至摸不到就產生轉移。所謂的轉移,就是指原發的乳癌腫瘤癌細胞脫落原發腫瘤,隨著血液或淋巴液擴散到其他地方,若是沿著淋巴液轉移,最先轉移至腋下淋巴結。

乳癌年輕化 45-69婦女每2年可做一次免費乳房攝影

王志堂醫師呼籲,在台灣每年將近有一萬四千人得到乳癌,女性癌症發生排名第一,發生中位數年齡為55歲,由於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台灣45歲以下的女性乳癌患者占32%,不滿40歲女性乳癌患者比例高達14.8%,因此,政府每年針對45歲至69歲婦女,每二年提供一次免費乳房攝影,若是有乳癌家族史的女性可提前至40歲,符合資格的女性朋友,應把握每次乳房攝影的健檢機會。

定期自我觸診檢查 摸到腫塊應至醫院門診確認

對女性而言,除了養成良好生活與飲食習慣、規律作息,避免高熱量高油脂的食物、過度肥胖外,王志堂醫師建議,要定期自我篩檢,最好在月經過後1~2星期內自我觸診乳房,若無月經者也可以每月固定選擇一天自我觸診,若摸到不確定的硬塊,可至乳房外科藉由醫師觸診,或安排乳房超音波及乳房攝影進一步確認。

【延伸閱讀】

高風險攝護腺癌治療平均半年就有抗藥性 合併療法納保嘉惠病患

晚期卵巢癌做基因檢測 找對藥拚存活

深耕彰化,彰基心臟外科主任陳映澄 10年用「心管」好您的健康 !

復健師卵巢癌指數破萬 醫師為她做了這三件事逆轉病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90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圖片翻攝自育兒圈 ) (圖片翻攝自育兒圈 ) 昨天,王女士帶著母親和女兒在一家電影院看完《小羊肖恩》後,王女士就覺得身上有點癢。當她們回家後,左右胳膊、肩部、腋下都有紅色包塊,紅疙瘩越來越多,越來越癢。經去醫院診斷,王女士及女兒得了丘疹性蕁麻疹,也就是平常所說的蟲咬皮炎,蟎蟲所為。醫生...

閱讀詳情 »

文中的這個17歲女孩名叫克里斯朵,2013年,突然有一天開始流鼻血不止,後來被緊急送到醫院以後被診斷出患上了一種"罕見的腎臟疾病,需要進行腎移植。她的父母願意為她捐腎,然而進行了身體檢查以後,竟然發現他們的腎臟都長了腫瘤…… (圖片翻攝自辣媽團 ) 2013年,克里斯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正值暑假期間,為了讓小朋友能邊玩邊學,童綜合醫院特別舉辦小小童醫師體驗營活動,讓國小生體驗穿上白袍,到醫院實地進行一日的健康實作和課程,學到豐富的健康常識,了解腸病毒、感冒等疾病發生的原因和症狀,從小培養起正確知識。 小小童醫師體驗營活動,包括國小三年級到六年級小朋友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今年19歲的劉昭彣,3歲時就被診斷為肌肉萎縮症患者,小時候需靠著拐杖走路,國三那年卻因膝關節嚴重退化,無法走路。雖然如此,從小到大透過學校老師、同學幫忙,得以克服許多障礙順利求學,目前是台南慈濟高級中學二年級學生。由於從小獲得許多人的幫助,讓她開始有了回饋社會的念頭,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