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乳癌全是環境、飲食惹的禍? 權威醫師剖析治療新突破

乳癌全是環境 飲食惹的禍? 權威醫師剖析治療新突破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乳癌不僅為我國女性癌症發生率的冠軍,且人數逐年攀升,若將原位癌一併算入,乳癌年增人數預期即將突破1萬5千人大關!WHO世界衛生組織探究原因指出,無論是環境或是飲食,都有機會導致乳癌增加;面對越來越多的乳癌病人,如何發展有效的治療方方式一直是醫界努力的目標。

乳癌分四類 第一線治療選項有限

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台北慈濟醫院癌症中心教研長沈陳石銘教授表示,乳癌早已進入個人化治療時代,其可分為HER2陽性、管腔A型、管腔B型與三陰性等四種,以此量身打造不同的治療方針。在乳癌基因型中,荷爾蒙受體為陽性者超過7成占最大宗,若加上HER2同時為陰性者,一旦面臨腫瘤復發或轉移時,以往第一線治療選項就僅有荷爾蒙治療與化療,而荷爾蒙治療平均可延緩惡化10-18個月;化療也有其效果,只是由於副作用包括白血球下降、發燒感染、嘔吐、掉髮、痠痛等,常讓患者產生恐懼,以致裹足不前,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CDK4/6抑制劑+荷爾蒙用藥 可延緩疾病惡化達25個月

台灣乳房醫學會秘書長、臺北榮民總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曾令民醫師指出,隨著醫學的進步,目前研究發現,乳癌細胞增生的關鍵與一種名為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激酶(CDK)有關,只要能夠抑壓CDK4/6,即是抑制了癌細胞的生長。

曾令民醫師進一步說明,經全球大規模臨床試驗結果證實,針對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晚期或轉移性乳癌患者,於第一線使用口服CDK4/6抑制劑並搭配荷爾蒙治療,相較於單純只使用荷爾蒙治療者,可大幅延緩疾病惡化時間達25個月以上,且對8成的用藥患者有臨床上的助益,更有超過5成的機率可縮小腫瘤。

口服治療更便利 患者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另一方面,多數人擔心的藥物服用的便利性及常見副作用,曾令民醫師解釋,口服CDK4/6抑制劑常見副作用如中性白血球減少、噁心、疲勞等,普遍都可透過輔助治療得到控制,讓患者對自己的生活品質能夠有更多掌握;而乳癌的治療有其複雜性,無法以單一科部的專業為病患做最好的安排,因此需要透過跨科別的專業相互配合,在充分了解疾病特性後,才能提供病患最少副作用傷害、最合適而有效的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37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防疫期間,許多人在網路電商平台搶購口罩,食藥署指出,手術用口罩屬於第2等級醫療器材,目前已開放網購,不過,一般民眾可不能隨便在網路販售OK繃帶、衛生套、眼藥水及醫療口罩等醫療器材商品,否則將受罰。 購物越來越方便,只要滑手機、敲鍵盤、動動滑鼠,就能在網路上購買許多東西...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暑假才結束1周,小兒科就有許多小病人,家長發現暑假中孩子就像吹氣球一樣,體重直線上升,將來不但會造成肝癌或肝衰竭風險大增,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也不遠的人生等著。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戴季珊提醒,不要認為小時候胖不是胖,年紀小體重就超標,生活習慣家長不協助改變,未來體態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鉛中毒議題,因為日前台中市議員張彥彤以及其他民眾服用中藥導致體內重金屬超標,又被熱議,事實上鉛無所不在,無論是油漆、自來水、罐頭容器,都有可能導致。臺大醫院與國衛院最新的研究證實,長期接觸鉛還會導致心血管疾病,增加停經前婦女骨折風險,甚至影響兒童智力發展。長期鉛暴露 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美容醫學產業也受到一些衝擊。不過,危機就是轉機,許多美容醫學專業醫師趁機學習最新的醫學知識及技術,準備疫情之後提供民眾更優質的美容醫學服務。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日前舉辦「第25次美容醫學學術研討會」,以堅韌的鑽石做為活動視覺主概念,象徵強勁的生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