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乳癌兩處轉移、兩年內復發屬高惡性 治療應更積極

乳癌兩處轉移 兩年內復發屬高惡性 治療應更積極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罹患乳癌,是女性最大的恐懼,如果又確診為預後較差的高惡性乳癌,可能更令患者緊張。47歲何小姐為三陰性乳癌患者,化療後一年復發,轉移至胰臟、肺臟,胸部嚴重積水,容易疲倦,走路就喘,險些失去求生意志,但如果再接受同樣化療,效果有限,恐將在短時間內再度復發。因此在醫師評估下,採用新治療策略,以化療合併標靶藥物治療,穩定控制病情。

高惡性乳癌危險因子:兩處以上轉移、兩年內快速復發、三陰性乳癌

成大醫院外科部主治醫師郭耀隆指出,高惡性乳癌的治療相當棘手,由於預後差、惡化快速,醫療團隊應該擬定更積極的治療策略,才能有效延長患者的存活期,以及提高生活品質。

所謂高惡性乳癌,國外醫界認定為兩處以上轉移、兩年內快速復發及三陰性乳癌等。根據國內乳癌專家會議則有更精準的定義,除了上述三項指標,另加上內臟轉移合併明顯病徵,例如肝轉移所引起黃疸,或肺轉移所帶來的呼吸窘迫症等。如果四個危險因子,出現其中兩個,就視為高惡性轉移性乳癌。
郭耀隆醫師解釋,對於高惡性乳癌患者來說,儘管腫瘤還不大,甚至不到一公分時,癌細胞就可能已經轉移出去,在外科手術切除癌組織後,很快就復發,且快速惡化,此時化療效果有限,以致預後較差,存活時間較短。

擁有高惡性乳癌危險因子者死亡風險高 應採積極治療策略

近期《The Breast》期刊一篇回溯性研究發現,擁有高惡性乳癌危險因子患者,死亡率明顯較高,與一般乳癌病友相較,三陰性患者死亡率高4.3倍,術後兩年內快速復發者死亡率高出2.7倍,肝肺轉移或大於三處器官轉移者死亡率則高2.5倍。

傳統乳癌治療,醫師在收治三陰性患者時,化療是唯一可用的武器,但效果有限,容易復發,一旦轉移,幾乎束手無策,所幸越來越多臨床研究顯示,傳統化療合併血管新生抑制標靶,有機會突破治療瓶頸,延緩惡化、改善病情。

國外研究顯示,與傳統單用化療相較,化療合併標靶藥物能夠增加高惡性乳癌患者兩倍的治療反應率,延長近兩倍的疾病無惡化時間,延長存活期,並降低死亡風險。

即使高惡性仍有治療方式可因應 勿聽信偏方、延誤治療

郭耀隆醫師指出,乳癌治療日新月異,即使三陰性乳癌患者現在也有最佳的治療策略,切勿輕言放棄。門診常有高惡性乳癌患者誤信偏方,而中斷治療,等到再次回診時,幾乎已到了末期,令人惋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04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醫美整形外科剡友賢醫師表示,許多人過了中年,新陳代謝變慢,加上飲食不正常、應酬多、運動少,形成腹部一大塊鮪魚肚、手臂蝴蝶袖…等,常常想減就是減不下來,最常見以節食挨餓減肥法,這方式常常瘦得快、復胖也快,如此反復就會變成所謂忽胖忽瘦、甚至復胖會更嚴重的溜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天氣不穩定,致使病毒蠢動,最近有好多人染上病毒性腸胃炎,導致上吐下瀉,不只是小孩染上此病,就連大人也遭殃;除了藥物治療以及多休息之外,飲食上也應該要多注意!營養師提醒,染上病毒性腸胃炎,尤其是要清淡飲食,但清淡飲食到底該怎麼吃呢?建議初期可吃些白稀飯和白吐司,之後可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好天氣,空氣卻霧茫茫!近日國內PM 2.5濃度飆高,不只機車族戴上口罩,就連走路人也摀住口鼻。醫師表示,光戴口罩減少吸入PM 2.5 還不夠,建議多喝水、多流汗,有助毒物排出,身體也能更健康。 雲嘉南空氣品質差 根據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站預報,近日PM 2.5細懸浮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