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乳癌兩處轉移、兩年內復發屬高惡性 治療應更積極

乳癌兩處轉移 兩年內復發屬高惡性 治療應更積極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罹患乳癌,是女性最大的恐懼,如果又確診為預後較差的高惡性乳癌,可能更令患者緊張。47歲何小姐為三陰性乳癌患者,化療後一年復發,轉移至胰臟、肺臟,胸部嚴重積水,容易疲倦,走路就喘,險些失去求生意志,但如果再接受同樣化療,效果有限,恐將在短時間內再度復發。因此在醫師評估下,採用新治療策略,以化療合併標靶藥物治療,穩定控制病情。

高惡性乳癌危險因子:兩處以上轉移、兩年內快速復發、三陰性乳癌

成大醫院外科部主治醫師郭耀隆指出,高惡性乳癌的治療相當棘手,由於預後差、惡化快速,醫療團隊應該擬定更積極的治療策略,才能有效延長患者的存活期,以及提高生活品質。

所謂高惡性乳癌,國外醫界認定為兩處以上轉移、兩年內快速復發及三陰性乳癌等。根據國內乳癌專家會議則有更精準的定義,除了上述三項指標,另加上內臟轉移合併明顯病徵,例如肝轉移所引起黃疸,或肺轉移所帶來的呼吸窘迫症等。如果四個危險因子,出現其中兩個,就視為高惡性轉移性乳癌。
郭耀隆醫師解釋,對於高惡性乳癌患者來說,儘管腫瘤還不大,甚至不到一公分時,癌細胞就可能已經轉移出去,在外科手術切除癌組織後,很快就復發,且快速惡化,此時化療效果有限,以致預後較差,存活時間較短。

擁有高惡性乳癌危險因子者死亡風險高 應採積極治療策略

近期《The Breast》期刊一篇回溯性研究發現,擁有高惡性乳癌危險因子患者,死亡率明顯較高,與一般乳癌病友相較,三陰性患者死亡率高4.3倍,術後兩年內快速復發者死亡率高出2.7倍,肝肺轉移或大於三處器官轉移者死亡率則高2.5倍。

傳統乳癌治療,醫師在收治三陰性患者時,化療是唯一可用的武器,但效果有限,容易復發,一旦轉移,幾乎束手無策,所幸越來越多臨床研究顯示,傳統化療合併血管新生抑制標靶,有機會突破治療瓶頸,延緩惡化、改善病情。

國外研究顯示,與傳統單用化療相較,化療合併標靶藥物能夠增加高惡性乳癌患者兩倍的治療反應率,延長近兩倍的疾病無惡化時間,延長存活期,並降低死亡風險。

即使高惡性仍有治療方式可因應 勿聽信偏方、延誤治療

郭耀隆醫師指出,乳癌治療日新月異,即使三陰性乳癌患者現在也有最佳的治療策略,切勿輕言放棄。門診常有高惡性乳癌患者誤信偏方,而中斷治療,等到再次回診時,幾乎已到了末期,令人惋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04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30歲的林太太頭暈長達2年,有時低頭、躺下、或在床上翻身,就會覺得天旋地轉,但一下子就恢復。後來因有懷孕的計畫,卻擔心懷孕時頭暈會加重或失去意識,而到神經內科求診。檢查發現是因「耳石症」引起,只要經過復位就可以改善。微粒掉進內耳半規管 誘發幾秒暈眩豐原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陸建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彥君報導)為防治高度近視,臺北市於102年全國首創提供國小二年級學童連續3年免費專業視力檢查,並於今年(107)納入五年級學童,全面守護國小學童視力健康!第1波免費專業視力檢查至5月31日止,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家中有國小一、四、五及六年級學童的家長,記得帶孩子「護眼護照」(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現代人步調緊湊、工作壓力大,常常三餐不正常,導致腸胃道出問題,一天到晚老是胃痛、胃食道逆流。營養師提醒,民眾可從日常飲食中,多攝取可修復胃壁的蔬果,像是高麗菜、秋葵等食物,對減輕胃病的症狀都有幫助。高麗菜含維生素K、U  顧胃好幫手營養師夏子雯指出,民眾飲食常吃的高麗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月十四日為醫檢師節,花蓮慈濟醫院檢驗醫學科的醫檢師,過節也不忘關心民眾的健康,日前在花蓮慈院門診大廳舉辦醫檢師衛教講座,用實際的行動來服務民眾,讓這個屬於他們的節日具有格外意義。醫檢師隱身幕後 扮演重要角色抽血、驗尿、驗糞便、細菌培養……在忙碌的醫院裡,「醫檢師」常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