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乳癌切除後卻「痛到像被石頭壓胸」 當心這症候群悄悄上身了

▲乳癌患者在乳房切除手術後,仍得留心發生「乳房切除後疼痛症候群」。(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乳癌切除了,胸口為什麼仍像有塊大石頭壓著?一名80歲阿嬤,5年前因乳癌切除左側乳房,傷口癒合順利,但卻偶有刺痛感,且左手及肩膀也緊繃不適,一開始認為是術後正常現象,沒想到半年後刺痛感卻擴大到腋下和肩膀,有如刀刺,前胸更像有顆大石頭壓著,求診才知「乳房切除後疼痛症候群」上身。

台北慈濟醫院疼痛科醫師莊淨為表示,根據美國癌症學會統計,大約有2到3成的乳癌患者,在接受乳房切除手術後的3個月到半年,傷口及臨近組織疼痛仍有持續或加重現象,這時便需要懷疑是否為「乳房切除後疼痛症候群」。

莊淨為指出,這一類病人在傷口部位及腋下至手臂內側,可能出現不同程度如火燒、蟲爬、刀刺、電擊般的疼痛,甚至有人因疼痛與神經問題而使手部活動受阻,肌肉萎縮,加上疼痛慢性化,嚴重影響生活。

醫師臨床經驗,這一類的神經痛並不好處理,導致病人往往四處求醫,仍疼痛纏身,部分甚至誤信偏方,在傷口貼草藥,常弄得皮膚過敏,結果不但疼痛沒改善,還衍生其他副作用。

莊淨為強調,腋下淋巴結及組織大範圍切除者,是「乳房切除後疼痛症候群」高風險族群,因淋巴結附近的神經密布,而影響疼痛的關鍵有肋間神經與肋間臂神經,尤其,若腫瘤侵犯嚴重且神經與組織沾黏,不得已需一併切除時,就可能造成術後疼痛。甚至這些部位亦有部分運動神經,一經傷害可能造成肌肉萎縮,肩胛骨和肩膀活動都受影響。

莊淨為說,目前台灣乳癌診斷與手術技術成熟,已較少大範圍切除與淋巴全擴清,疼痛風險降低,但仍有發生機會,甚至有病人覺得乳房已切除,卻感覺好像有個乳房在一旁疼痛,產生所謂的「幻肢(幻乳)痛」。

莊淨為提醒,無論是大痛小痛,只要乳房切除術後超過3個月以上還疼痛,嚴重影響生活,千萬不要忍痛,應趕緊找專業醫師做鑑別診斷,找尋疼痛原因並治療,除藥物與復健治療,還可合併超音波導引介入性治療,進行神經阻斷術及脈衝式神經熱凝術,來延長止痛效果。

照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採訪撰文/崔西.本文特別感謝詹東峻醫師提供專業諮詢   除皺、瘦臉、拔蘿蔔……,肉毒桿菌素在醫美治療領域中早已是相當普遍的美容聖品,甚至是全球最大宗的微整項目,但網路上還是流傳許多似是而非的觀念,究竟哪些是正確的、哪些又是謠言呢?《醫美時尚》特地蒐...

閱讀詳情 »

採訪撰寫/Mik.本文特別感謝 陳姿秀醫師提供專業諮詢   愛美的女性都嚮往擁有淨白透亮的肌膚,最怕斑點瑕疵成為美麗殺手!但根據調查,台灣女性平均每3.3人就有一人具有「肝斑」體質(又名黃 褐斑),由於成因複雜、治療相對不易,往往讓女性朋友聞之色變。當俗稱「媽媽臉」的肝斑悄悄爬上臉龐,究...

閱讀詳情 »

  企劃撰文/高芷瑩.圖片提供/美無極醫療美學診所、京硯聯合診所   夫婦出手,美麗更加乘。本期《醫美時尚》為了因應「情人節」,特別搜出了醫美界的醫師夫婦,在醫美上不僅擁有專業技術,擁有一顆年輕的心,也是變成俊男美女的一個原因。想要變美嗎?想要擁有一個完美的另一半嗎?就來看看本期...

閱讀詳情 »

撰文/蔡啟聖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然歷經的過程,衰老自然也無法避免。隨年齡增長愈明顯,且有明顯個體差異。早衰者,年齡雖只有30多歲,組織器官的衰老可達70歲;老當益壯者,雖年屆70歲,衰老程度卻只相當於40歲。可見,衰老的過程雖難以停止,但卻可以延緩進程,減慢器官老化速度。至於怎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