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乳癌化療搭配中醫調理 死亡率降5成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乳癌化療搭配中醫調理 死亡率降5成

乳癌為女性頭號殺手,雖早期治癒率高,但手術及化療後的副作用,卻常讓病人覺得虛弱,甚至因此放棄治療。40多歲的黃女士是乳癌患者,接受乳房切除手術後,右手臂開始緊繃腫脹、無法上舉,更飽受失眠、倦怠所苦。直到後續搭配中醫治療,消除右手臂腫脹,失眠、倦怠也大幅改善。黃女士長期配合中醫藥物與針灸調理,並定期回診西醫,持續追蹤已3年,目前身體狀況良好穩定。

 乳癌患者治療副作用 恐造成淋巴、精神不佳問題

乳癌患者手術可能造成手部循環不良、淋巴水腫、緊繃僵硬,化療過程中可能產生噁心嘔吐、食慾變差、白血球血小板降低、貧血、腹瀉或便秘等副作用,放療及化療後也可能有失眠、胃口差、口乾舌燥、疼痛等症狀,荷爾蒙療法後,可能有潮熱、盜汗、疲倦、失眠、易怒、月經不調、陰道萎縮乾澀等不適。透過中醫共同調理,可緩解上述不適症狀,幫助患者完成療程,改善生活品質。

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陳昆豪醫師表示,根據研究指出,中醫輔助治療能提升乳癌患者的存活率。乳癌患者化療後配合中醫調理,10年內死亡率約可降低5成。有遠端轉移的情況下,尤其是第4期患者使用中西醫共同治療的病患相較於純西醫患者,存活率顯著提升。

乳癌治療搭配中醫 可降低不適

根據中醫理論,女性應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不熬夜,均衡飲食、保持運動,適度放鬆身心、抒解情緒壓力。同時需自我檢查乳房,若有摸到異常或硬塊,則到醫院進一步檢查,有助於預防乳癌。

陳昆豪醫師指出,乳癌患者往往在接受手術、放化療後身心飽受煎熬。中西醫合作能夠提供病人全方位的醫療,除了給患者正確的就醫觀念,避免病患自行服用偏方而導致病情惡化,同時能緩解患者各種不適症狀,改善患者存活率與生活品質。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晴宜/綜合報導)一名56歲的陳姓婦人,日前突發左側肢體輕微無力,就醫診斷為右腦中風,住院第二天她發現左手不受控,如果右手拿東西,左手會將東西搶去,甚至連雙腳也發生類似的情形。 腦病變 四肢不聽使喚 大千綜合醫院神經內科鄭智文醫師表示,這是腦部病變症狀,稱為「他人之手症」或稱「外星...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晴宜/綜合報導)38歲陳小姐,除了因職業需要久坐打電腦,也常低頭滑手機,經常覺得肩頸肌肉緊繃痠痛,近1個月覺得症狀越發嚴重,甚至雙手出現麻木感,也無法睡好覺。經中醫藥洗薰蒸、拔罐及針灸,一週治療三次,痠痛感漸消,晚上也可睡得安穩。 長期姿勢不良 造成肌肉疼痛 現代人的生活離不開3...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80多歲老翁,並沒有吃什麼特別會脹氣的東西,連續兩日來打嗝不止,覺得不對勁。轉診至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檢查發現是消化道阻塞,且在小腸內部有糞石阻塞,導致氣體下不去往上衝,才會造成不斷打嗝的症狀。經手術取出糞石,即回復正常,休養幾天便順利出院。 牙口不好+未咀嚼完...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晴宜/綜合報導)30歲的王先生,職業因素需要久坐或久站,致長年有腰酸背痛問題,這個老毛病,他沒有特別在意。但是,於今年3月初罹患流行性感冒,連續的劇烈咳嗽讓他的背痛延伸到整個右腳,到醫院求診,醫師首先懷疑是急性椎間盤突出,造成神經根壓迫,進一步檢查證實腰椎第三、四節的椎間盤破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