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預防大腸長息肉 少吃紅肉、加工品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預防大腸長息肉 少吃紅肉 加工品

許多民眾以為大腸息肉只發生在成人身上,然而近日報導指出,1名4歲孩童排便時血便,就醫檢查後發現大腸息肉,為幼年型息肉,發生率約3%。近年來大腸癌發生年齡層不斷下降,1歲以上的孩童就應開始補充均衡各類食物,提醒民眾定期安排大腸鏡等相關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2種膳食纖維 加速排便、降低肥胖率

南投醫院營養師黃淑敏表示,大腸息肉及大腸癌的發生率增加,恐怕與膳食纖維的攝取不足有關,蔬菜及水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包括不可溶性膳食纖維和可溶性膳食纖維2種。

不可溶性膳食纖維可增加糞便體積,促進腸道蠕動,加速排便、減少腸道疾病。可溶性膳食纖維可吸收腸道中水分,形成網狀結構,阻礙蛋白質、脂肪等營養素吸收,故有降低肥胖率、高膽固醇、高血糖及高血壓等功能。

少吃紅肉、高脂肪食物 定期進行糞便潛血檢查

針對較無法正常攝取蔬果量的外食族群,建議可找自助餐廳,選擇多樣蔬菜,包括葉菜類、根莖類、菇蕈類蔬菜。咀嚼不良的年長者,建議可將蔬菜切碎,或是打成蔬菜泥後加入主食。兒童若不喜歡吃蔬菜,建議家長可將蔬果打汁加上牛奶煮成濃湯或布丁,或加入起司做成焗烤。

南投醫院院長洪弘昌表示,少吃紅肉、高脂肪、加工食品,多吃高纖食物、正常作息、養成規律運動習慣等都能預防大腸息肉發生,但仍應定期進行糞便潛血檢查及大腸鏡檢查,即時發現病灶並且將息肉切除,降低癌變機率。孩童長大腸息肉雖較少見,但不容輕忽。孩童若出現血便、腹痛、排便型態改變,應尋求專業醫師診療。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黑眼圈、眼下細紋如影隨形,當心恐是夏季「隱性過敏」惹禍!對過敏病患來說,夏天呼吸道敏感症狀較為舒緩。但即使不再打噴嚏、流鼻水,黑眼圈、眼下細紋等典型過敏臉特徵,在夏天卻未見改善,反而越來越明顯。 夏天是塵蟎、黴菌等過敏原出現高峰 吹冷氣也是刺激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近年運動風氣興盛以及高齡化社會的來臨,出現關節運動損傷疼痛或退化性關節炎者增多,好發於中老年人。根據統計,關節問題於70歲以上發生率高達70%,且女性多於男性;好發部位為膝關節、手關節、髖關節,也可見於脊椎,腕關節等,最常見膝關節、膝蓋疼痛造成運動甚至行...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截至6月26日,全台已有17起日本腦炎感染案件,為去年同期案例數2.8倍高。發病期間可能出現發燒、頭痛、意識障礙、甚至性格大變等症狀。無論有無日本腦炎接種史,都可能面臨日本腦炎威脅。許多人認為,為日本腦炎是小孩子專利、小時候打過疫苗就一勞永逸、住在城市遠離農舍沒風險、...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女性若有胃痛、反胃或食慾不振問題,注意是否為瀰漫型胃癌上身。彌漫型胃癌又稱皮革胃,好發在女性或年輕人身上。年僅30多歲女性因腹痛、食量減少就醫,沒想到被診斷出瀰漫型胃癌,且已有腹腔轉移。經雙向化學治療合併手術及腹腔熱治療,病情已獲得改善。 胃癌嚴重腹腔轉移 手術合併雙...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