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乳癌常見5大危險因子妳有嗎? 出現6大症狀別等快就醫

乳癌常見5大危險因子妳有嗎? 出現6大症狀別等快就醫

【NOW健康 王澍清/台南報導】40多歲的A小姐,2年前洗澡時左側乳房觸到腫塊,但不以為意,未就醫檢查,直到110年初腫塊變大且變硬,連腋下也出現硬硬的結節,擔心開刀及後遺症,而延誤治療,半年前乳房皮膚潰爛滲血、體力變差,才就醫診治,確診為晚期乳癌。


乳癌常見5大危險因子妳有嗎? 出現6大症狀別等快就醫

▲乳癌常見的危險因子。(資料來源/奇美醫學中心;圖/NOW健康製作)


乳癌嚴重威脅女性健康 常見5大危險因子須注意


衛福部最新10大死因報告顯示,109年惡性腫瘤(癌症)仍位居第1位,而乳癌發生率排名在女性族群發生率為第1位、癌症死因死亡率則排名第3位,嚴重威脅女性健康。乳癌常見的危險因子:


1.年齡
2.母親或姊妹乳癌家族史
3.暴露在雌激素的時間增加(初經在12歲之前、停經在55歲之後)
4.未曾懷孕過或第1次懷孕太晚
5.乳房切片有不正常細胞增生


乳癌常見5大危險因子妳有嗎? 出現6大症狀別等快就醫

▲出現6大症狀別等快就醫。(資料來源/奇美醫學中心;圖/NOW健康製作)


乳房腫瘤雖大多良性 若出現這6大症狀應提高警覺盡速就醫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醫師陳豪君表示,早期乳癌症狀並不明顯,通常在觸摸到乳房腫塊時才覺異常,但又常安慰自己,這應該是良性,先觀察一段時間再說。


陳豪君醫師說,確實大部分的乳房腫塊是良性的,像是乳房纖維囊腫、纖維腺瘤或水泡等邊界明顯的腫塊,但如果有下列狀況,務必提高警覺,儘速就醫。


1.乳房腫塊伴隨乳頭分泌透明或帶血的分泌物
2.乳頭不正常凹陷
3.乳房長期濕疹潰瘍
4.乳房皮膚出現橘皮質地或紅腫潰爛
5.腋下淋巴結出現硬塊結節
6.兩側乳房大小或形狀對稱度改變


乳癌化療搭配中藥調理降低副作用 及早治療提高存活率


乳癌治療方式包括,手術、化療、放療、標靶及荷爾蒙藥物輔助治療等,早期發現經適當治療,乳癌相較於其他癌症5年存活率為高,第0期為97.5%、第1期為95.6%,到第3期還有70%,由此可見,及時治療的重要性。


以A小姐為例,經病理切片及影像醫學檢查,診療為左側侵犯性乳管癌第4期(stage IV)且轉移到淋巴與肺部,已無法開刀處理,只能先化療讓腫塊變小。2次化療後,因腫瘤潰瘍、疼痛及膿血滲出仍然持續,再加上化療副作用的水瀉頻急,而會診中醫師,透過針灸及中藥調理,潰瘍部位逐漸改善,幾乎不再膿血滲出,目前仍持續接受治療。


陳豪君醫師提醒,乳癌病友應該保持樂觀正向的心情,多吃營養均衡的原型食物(如:地中海飲食),切勿自行進補,也不可食用燥熱或寒涼生冷的食物。如能補充營養、增強體力,規律生活、養成運動習慣,就能提高存活率,在抗癌期間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更多NOW健康報導
▸自律神經失調影響性生活? 男子新婚不久性趣「歸零」
▸植牙失敗恐面臨2次植牙 導航植牙提升精準度與成功率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韓國以醫美整形聞名全世界,不過近年來韓國女星名媛最趨之若鶩的,是不用動刀,不著痕跡的針灸美容。以消除臉部細紋美容針灸為例,利用最細的四十號針,刺激臉部特定肌肉群,促使臉部肌肉收縮、增加皮膚再生力,淋巴及血液循環經過調整,臉部細紋淡去,皮膚彈性增加。 10周療程 效果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衛福部彰化醫院放射腫瘤中心主任賴易成做了「茄紅素對人類乳癌細胞株具有放射增敏之效果」的研究,發現茄紅素有助於乳癌的放射線治療,如果要吃番茄,「加油添醋」再加熱,能吸收到更多的茄紅素。 放射線治療的乳癌患者多吃番茄 賴易成主任表示,國內外有很多文獻發表茄紅素有助於預防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位60幾歲婦人,因為無法吃東西而到牙科門診求診,經過醫師檢查後發現口內後牙區有2處缺牙,原本上、下牙都可以密合接觸,但拔完牙過一段時間後,現在牙齒咬合已經呈現開咬狀態,上下排牙齒互相咬不到,口內只有幾顆後牙上、下有接觸,也因為上、下牙齒無法完全密合,所以吃東西有困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小孩要如何吃才能吃得頭好壯壯是許多媽媽的疑問。幼兒期之腦部及神經系統較其他器官發展迅速,幼兒1歲時,其腦部重量約為成人50%,而6歲已達成人90%。其真正腦部發展的黃金時期,可分為兩個階段,即胚胎期及0~3歲。 孕期補充葉酸及DHA 童綜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何怡儒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