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缺牙不補 當心牙齒傾斜影響進食

缺牙不補 當心牙齒傾斜影響進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位60幾歲婦人,因為無法吃東西而到牙科門診求診,經過醫師檢查後發現口內後牙區有2處缺牙,原本上、下牙都可以密合接觸,但拔完牙過一段時間後,現在牙齒咬合已經呈現開咬狀態,上下排牙齒互相咬不到,口內只有幾顆後牙上、下有接觸,也因為上、下牙齒無法完全密合,所以吃東西有困難。

長期缺牙不補 進而影響進食與咬合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牙科部楊智仁醫師表示,門診偶有此類因長期缺牙不補而造成牙齒傾斜,進而影響到進食與咬合的案例,此類患者需要花2~3個月時間做咬合調整,必要時甚至需要拔除無法保留之牙齒,使患者上、下牙能完全接觸,再將缺牙區部份以合適之假牙贗復,缺牙處的假牙補綴方式一般可以考慮活動假牙、固定牙橋及人工植牙,每個方式各有其優缺點,視病人經濟狀況及需求而作選擇。

適當治療可恢復正常咀嚼

楊智仁醫師指出,案例中病人就是忽略了做假牙之重要性,導致早期拔除缺牙之緊鄰牙齒因為長久沒有補綴而傾斜,而缺牙處的對咬牙也因無阻擋而向下長長,致使咬合亂掉了而無法進食,所以「缺牙不補,後患無窮」,有牙齒缺損之病人還是要盡早檢查及補綴,一般經過適當治療後,可以恢復正常咀嚼。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179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你家的孩子會不愛吃菜嗎?根據研究顯示,陪伴孩子用餐時,只要多準備幾樣菜色,孩子不愛吃菜的情況就會改善;董氏基金會建議,父母師長可提供多樣化的健康食物,鼓勵孩子在健康的食物中做選擇,不要強迫,在愉快的餐桌氣氛下用餐,食物也會變好吃。根據英國利茲大學所做的研究發現,經常和家人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考選部從今年起停辦護士普考,衛生署統計,每年將減少近千名基層護士,讓原本就有護士荒問題更嚴重。據統計,國內每年各醫院約需5000到7000名護理人力,而去年只新增了4000人,且年紀大都超過30歲。衛生署正積極研擬對策,希望盡快彌補人力缺口。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18日針對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根據台灣睡眠醫學會發表的「國人睡眠前後心理情緒調查報告」指出,失眠者無論在睡前或起床後的情緒,約有3成偏負向感受,明顯高過非失眠者1成以內的負向感受,顯示一覺好眠除了補足生理上的活力,對心理情緒也有莫大幫助。這項調查針對1070位15-59歲,居住於大台北、大台中與大高雄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