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乳癌患者開始會喘 千萬不要輕忽

乳癌患者開始會喘 千萬不要輕忽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乳癌患者一旦出現喘的症狀,千萬不要輕忽嚴重性。長庚紀念醫院林口總院一般外科、乳癌治療中心主任陳訓徹教授表示,乳癌患者出現轉移時,癌症轉移部位與存活期、癌症惡性度息息相關,其中肋膜轉移又比肺部轉移更嚴重,患者出現癌症肋膜轉移,很容易產生肋膜積水,呼吸就容易喘,一些患者出現喘的症狀,可能輕忽,不曉得這是癌症轉移肋膜警訊,提醒患者,若出現喘的症狀,最好就醫,接受進一步檢查。

肋膜積水 患者就容易喘
陳訓徹主任分析,患者出現肋膜轉移導致肋膜積水時,患者很容易一直喘,若喘得很厲害,用藥選擇就會受到限制,且治療效果較差;肝轉移患者也有類似問題,肝轉移患者若黃疸指數達2到3,就不太可能使用化療藥物,因此這些患者的存活期自然就會受到影響。

癌症轉移部位 與存活期息息相關
林口長庚醫院研究團隊曾針對2000年至2012年間的1224名遠端轉移乳癌患者進行分析,結果發現,超過五成的患者在癌症轉移兩年內死亡,其中以腦轉移患者的存活期最短,平均只有7.5個月,其次為肝轉移、肋膜轉移,存活期平均為10.8個月、14.1個月,肺轉移存活期有19.6個月,骨轉移患者平均存活期則有20.9個月,存活期最長。

年齡、癌症特性 都會影響存活期
陳訓徹主任指出,若進一步分析患者背景會發現,患者若年齡超過70歲,約78.8%的患者在兩年內死亡,三陰性患者的癌症復發風險較高,轉移後兩年內死亡機率達66.8%。轉移部位越多,兩年內死亡率越高。此外,術後復發時間若短於兩年,復發後兩年內死亡率也達71%。

乳癌遠端轉移患者 治療選項增多
對於乳癌遠端轉移患者,目前治療選項越來越多。陳訓徹主任表示,乳癌患者若出現遠端轉移,就要考慮接受化學治療,視情況增加標靶藥物,有助提升療效、提升存活期,也可降低五成復發風險。他曾收治一名患者,這名患者遵照醫囑接受治療,即使癌症轉移,還是活了十多年,現在生活正常。因此乳癌患者一旦發現癌細胞轉移,千萬不要絕望,只要積極接受治療,還是有希望延長存活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99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79歲老翁,近來發現看東西常常看到黑影,就連看樓梯時,也絕得扭曲變形,日前更因不小心在浴室跌倒,驚見白牆上出現30公分大黑洞,一度造成驚嚇,所幸經兒女帶至醫院檢查後,發現右眼視力僅剩0.3,確診為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所導致。老年性黃斑部病變 已成老年人失明主因經醫師...

閱讀詳情 »

氣候多變,季節交替,門診因為暈眩症求診的人增多。我國有高達20%的人有暈眩失衡的問題,你有暈眩的困擾嗎?現在讓名醫陪您一起征服眩暈!9月9日「眩暈失衡之中西醫整合治療」講座,現正免費報名中。 引起眩暈的原因有很多,通常與腦神經及內耳平衡失調有關,輕微的只是偶發,造成天旋地轉,吃藥或休息即可康復,但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近期高血壓原料藥含NDMA動物致癌成分事件連環爆,讓民眾不禁開始質疑,自己吃的藥是否安全?甚至有部分患者因恐慌而貿然停藥;醫師提醒,患者自行停藥會對身體造成更加嚴重的傷害。根據2018年5月台灣高血壓學會發布的「高血壓認知大調查」發現,逾半數高血壓患者曾自行增減或停用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古早味零嘴包裝 毒品更多樣化新興毒品外包裝有驚人的發現,販毒集團為躲避警方查緝,手法愈來愈多樣化。內政部警政署公布了近期網路販毒常見的術語,如「小惡魔」指毒品咖啡包、「梅C小姐」指可以沾番茄、芭樂的毒梅粉;「紅豆湯」指一粒眠;「貢丸湯」指搖頭丸;「悠閒」指K他命。除此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