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高血壓原料藥事件引恐慌 貿然停藥更傷身

高血壓原料藥事件引恐慌 貿然停藥更傷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近期高血壓原料藥含NDMA動物致癌成分事件連環爆,讓民眾不禁開始質疑,自己吃的藥是否安全?甚至有部分患者因恐慌而貿然停藥;醫師提醒,患者自行停藥會對身體造成更加嚴重的傷害。根據2018年5月台灣高血壓學會發布的「高血壓認知大調查」發現,逾半數高血壓患者曾自行增減或停用降血壓藥物,顯示多數患者仍過於輕忽控制血壓的重要性。

血壓升高將導致血管內壁受損 未及時控制恐危及性命

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柯欣榮表示,人體每個器官都仰賴動脈血管供應血流,放任血壓升高將導致血管內壁受損,引起血管栓塞、硬化或破裂,可能連帶造成全身重要器官損傷,進而引發多重併發症,如腦中風、心臟衰竭、腎病變、視力下降、突發性耳聾及四肢缺血性疼痛等,若未及時控制甚至可能危及性命。呼籲民眾應了解積極控制高血壓的重要,遵從醫囑按時服藥,並養成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定期量血壓的良好生活習慣。

停藥使血壓反覆高低起伏 風險比不停藥更大

如何才能穩定控制血壓?柯欣榮醫師指出,高血壓患者需長期服用降血壓藥,若遇患者本身已服用多種藥物時,就可能自行停藥、減藥,甚至常有患者在血壓穩定後便自行停藥的情況。如此反而造成血壓再度升高,血壓反覆高低起伏,將會加重血管負擔,引發高血壓併發症,生活品質大受影響,風險比不停藥更大。為了增進患者用藥的方便性,目前高血壓治療藥物以單錠複方為主流;臨床觀察,一天只需服藥一次的患者,其服藥順從性明顯優於一天需服藥二次以上的患者,建議患者可與醫師討論,選擇適合自身的藥物。


高血壓原料藥事件引恐慌 貿然停藥更傷身

服藥有疑慮應盡速回診 選擇安全有保障藥物

針對連續兩次高血壓學名藥因採用含動物致癌成分的陸廠原料藥回收事件,柯欣榮醫師說明,學名藥是與原廠藥具有同成份、同劑型、同劑量、同療效之製劑,不過臨床上確實有患者服用原廠藥時,血壓控制良好,更換成學名藥之後即出現不適應或不穩定情況。回收事件也凸顯有關單位除了療效外,在原料藥安全性、生產環節的品管與品保、檢驗管理機制等應有更積極的作為。而民眾平時也應對自身服用的藥物有所了解,如有疑慮請盡速回診與醫師討論處方,選擇安全有保障的藥物,切勿自行停藥。

高血壓年輕化趨勢 養成每月定期量血壓習慣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壓近年有年輕化的趨勢。國民健康署2013-2015年調查發現,越年輕的高血壓患者自知率與控制率越不理想,柯欣榮醫師也根據臨床觀察指出,老年人對血壓的控制普遍優於年輕人,因為許多老年人已養成按時服藥、定時量血壓的習慣;反觀年輕人常不自知有罹患高血壓且生活較不規律,僅有約50%的年輕人能良好的控制高血壓。呼籲年輕人也應養成每月定期量血壓的好習慣,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以免因高血壓引發多重併發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19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為了提升食品安全衛生管理層次,食藥署除要求餐飲業者應落實食品良好衛生規範〈GHP〉外,自96年起,並強制要求餐盒食品工廠實施食品安全管制系統〈HACCP〉;並於99年針對中央廚房式餐飲業,輔導建立HACCP系統,就業者作業場所動線、區隔設計、GHP相關標準作業程序書暨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過去傳統假牙材質多以金屬支架,且外層燒覆牙齒顏色的陶瓷,但在人工植牙支撐下,當植體直接與骨頭產生連結,缺乏牙周韌帶的緩衝,相對就會承受較大的咬合力,並出現假牙崩裂的情況;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主治醫師簡佳慧指出,為了解決假牙陶瓷崩裂,目前已可利用強化的氧化鋯所做的全瓷式假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癲癇治療一般以藥物為主,大多數病人在藥物控制下,都可以維持不發作;不過,根據統計,大約有33%癲癇病人,即使服用好幾種藥物都無法控制的頑固型癲癇,已可透過手術來治療。醫師強調,治療頑固型癲癇的手術方法很多,而無論用哪種手術方式,在術前有完善的評估,則成效較佳。台北榮總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天氣逐漸好轉,也象徵春天即將到來,為了能讓民眾享受美食又能兼顧健康,有醫院特別舉辦素食廚藝班,除了示範春季養生甜品洛神花米糕外,也分享介紹手搖杯熱量與果糖等對身體的負擔,讓更多民眾了解養生的春天食材。(照片來源/取自網路)包括圓糯米、洛神花蜜餞以及砂糖等,就能輕鬆做出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