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乳癌標靶治療卡「管」 健保新劑型助解套

乳癌是台灣女性好發癌症的首位,許多患者為了長期輸注標靶藥物,需在胸部植入人工血管,但如果曾經做過隆乳手術,無法植入人工血管,該怎麼辦呢?醫師表示,隨著醫藥進步,目前乳癌病友也有新劑型的標靶藥物可以選擇,只需皮下注射約5分鐘,不用人工血管的幫助,生活變得更自在。

乳癌標靶治療卡「管」 健保新劑型助解套

癌細胞輪番攻擊 退休老師雙乳8年間相繼淪陷

一名58歲的退休女老師,沒有乳癌家族病史,8年前首次發現右側乳房出現異常腫塊,檢查確定為第3期HER2乳癌,腫瘤大小將近3公分,且癌細胞已轉移至淋巴結,遂行乳房切除手術,並於左胸植入人工血管以進行化學治療和標靶治療。一直以來,該名患者的病況控制良好,卻沒想到在最近的例行性回診中,左胸也出現了一顆0.7公分大小的腫瘤。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癌症中心副院長暨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杜世興表示,按照標準治療,會在患者右胸先放置人工血管,經靜脈輸注化療和標靶藥物,但由於患者雙乳動過整形重建手術,周邊靜脈血管尋找不易,遂將標靶藥改用皮下注射劑型替代,不僅免去了人工血管植入困難的煩惱,治療時間也大幅縮減。

HER2乳癌惡性高?標靶治療翻轉舊印象

杜世興醫師表示,在所有乳癌人口中,HER2陽性乳癌約占20%至25%,患者會因HER2基因過度表現,造成乳癌細胞過度增生、復發甚至遠處轉移。這類型的早期患者確診後,通常需接受1年的抗HER2標靶治療和約半年的化學治療。

在標靶治療部分,目前靜脈注射和皮下注射兩種劑型皆有健保給付,但前者治療需要1小時以上的輸注時間,並搭配人工血管;後者不需要人工血管的輔助,直接注射在大腿皮下部位,約5分鐘可完成治療,相對符合生活忙碌的現代人。

乳癌標靶治療卡「管」 健保新劑型助解套

女性朋友自乳房發育完全、約20歲之後,每2至3年應接受乳房專科醫師的觸診;若是乳癌好發年齡45至69歲的人,建議每2年接受一次乳房攝影檢查。

國內乳癌年增1萬2千例 20歲開始定期檢查揪癌蹤

杜世興醫師提醒,女性萬一不幸罹患乳癌,應該要勇敢地接受正規治療,不要抱持著鴕鳥心態逃避,也不要聽信未經實證醫學證明的偏方,以免丟失寶貴的生命。另外,面對每年約有1萬2千例乳癌新增個案的威脅,女性朋友若無必要,應盡量避免長期使用荷爾蒙,要多運動,遠離高脂肪食物和菸酒,並且養成定期乳房檢查的習慣。

需注意的是,這裡的定期乳房檢查,指的是女性朋友自乳房發育完全、約20歲之後,每2至3年應接受乳房專科醫師的觸診;若是乳癌好發年齡45至69歲的人,建議每2年接受一次乳房攝影檢查,以利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10/7143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高血壓時常來的無聲無息,通常患者頻繁出現頭痛、頭暈、失眠、耳鳴等症狀,才會懷疑是高血壓,進而量血壓才發現高得驚人!當罹患高血壓,除了聽從醫囑服藥外,醫師建議,維持理想體重、飲食多蔬果少油鹽、規律運動、飲酒勿過量、戒菸,以及心情保持愉悅,做到這6大好習慣,有助於穩定血壓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許多人面臨疾病治療,最後身心備受煎熬,帶著痛苦離世,為體恤病人之苦,奇美醫學中心提出安寧居家療護概念,讓病人有權利選擇不痛苦的方式接受治療,達到「在宅善終」的目標,而且還可以在健保IC卡上註記安寧緩和意願,提供更高的便利性。 「泰哥」是一位肝癌和失智症末期病人,因為感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藝人余天的女兒余苑綺,平時不菸、不酒,卻驚傳罹患直腸癌;由於大腸直腸癌在早期常無症狀,若等到血便則為時已晚,民眾可透過簡單的糞便潛血檢查把關,而50歲以上民眾,可至國民健康署合作的醫療院所或衛生所接受免費檢查。自封「秀場小天后」的余苑綺今年31歲,在八月時一直拉血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16歲的的曾同學,現在身高有170公分,4年前,他卻只有135公分,走路都不敢抬頭挺胸,只敢走到別人後面,自覺身高矮小非常自卑;至醫院檢查發現,其生長激素分泌缺乏,透過施打生長激素治療,配合中藥調理、飲食及運動,4年來長高了35公分。收治患者的台北慈濟醫院小兒部主任蔡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