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乳癌標靶治療卡「管」 健保新劑型助解套

乳癌是台灣女性好發癌症的首位,許多患者為了長期輸注標靶藥物,需在胸部植入人工血管,但如果曾經做過隆乳手術,無法植入人工血管,該怎麼辦呢?醫師表示,隨著醫藥進步,目前乳癌病友也有新劑型的標靶藥物可以選擇,只需皮下注射約5分鐘,不用人工血管的幫助,生活變得更自在。

乳癌標靶治療卡「管」 健保新劑型助解套

癌細胞輪番攻擊 退休老師雙乳8年間相繼淪陷

一名58歲的退休女老師,沒有乳癌家族病史,8年前首次發現右側乳房出現異常腫塊,檢查確定為第3期HER2乳癌,腫瘤大小將近3公分,且癌細胞已轉移至淋巴結,遂行乳房切除手術,並於左胸植入人工血管以進行化學治療和標靶治療。一直以來,該名患者的病況控制良好,卻沒想到在最近的例行性回診中,左胸也出現了一顆0.7公分大小的腫瘤。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癌症中心副院長暨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杜世興表示,按照標準治療,會在患者右胸先放置人工血管,經靜脈輸注化療和標靶藥物,但由於患者雙乳動過整形重建手術,周邊靜脈血管尋找不易,遂將標靶藥改用皮下注射劑型替代,不僅免去了人工血管植入困難的煩惱,治療時間也大幅縮減。

HER2乳癌惡性高?標靶治療翻轉舊印象

杜世興醫師表示,在所有乳癌人口中,HER2陽性乳癌約占20%至25%,患者會因HER2基因過度表現,造成乳癌細胞過度增生、復發甚至遠處轉移。這類型的早期患者確診後,通常需接受1年的抗HER2標靶治療和約半年的化學治療。

在標靶治療部分,目前靜脈注射和皮下注射兩種劑型皆有健保給付,但前者治療需要1小時以上的輸注時間,並搭配人工血管;後者不需要人工血管的輔助,直接注射在大腿皮下部位,約5分鐘可完成治療,相對符合生活忙碌的現代人。

乳癌標靶治療卡「管」 健保新劑型助解套

女性朋友自乳房發育完全、約20歲之後,每2至3年應接受乳房專科醫師的觸診;若是乳癌好發年齡45至69歲的人,建議每2年接受一次乳房攝影檢查。

國內乳癌年增1萬2千例 20歲開始定期檢查揪癌蹤

杜世興醫師提醒,女性萬一不幸罹患乳癌,應該要勇敢地接受正規治療,不要抱持著鴕鳥心態逃避,也不要聽信未經實證醫學證明的偏方,以免丟失寶貴的生命。另外,面對每年約有1萬2千例乳癌新增個案的威脅,女性朋友若無必要,應盡量避免長期使用荷爾蒙,要多運動,遠離高脂肪食物和菸酒,並且養成定期乳房檢查的習慣。

需注意的是,這裡的定期乳房檢查,指的是女性朋友自乳房發育完全、約20歲之後,每2至3年應接受乳房專科醫師的觸診;若是乳癌好發年齡45至69歲的人,建議每2年接受一次乳房攝影檢查,以利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10/7143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暑假期間,國人出國機會增加,疾病管制署提醒,近期東南亞國家登革熱疫情升溫,民眾如計劃前往當地,應做好防蚊措施;入境時或返國後如有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疑似症狀,應主動通報,就醫時應告知旅遊活動史,以利醫師及早診斷、治療及通報。登革熱病媒蚊 出現密度增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國健署最新研究顯示,兒童與青少年的肥胖問題越來越嚴重,但是到了高中時則趨緩;顯然大多數人到了青春期時,就會對於身材特別注意!國民健康署提醒,想要維持正常的健康體位,必須從健康飲食、身體活動及充足睡眠三管齊下。大多兒童健康狀況及發展良好依據國民健康署「臺灣出生世代研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統計,青少年取得毒品的場所主要是朋友住處,其次才是舞廳、夜店、酒店。而為了搶客、擴大各年齡層顧客,毒品包裝更是走向時尚、新潮、討好,像三合一咖啡、小熊軟糖、跳跳糖、小饅頭,耳熟能詳的零食都成為包著糖衣的毒藥,方便食用、具新鮮感,更易,使青少年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名85歲阿嬤突然意識昏迷,體溫高達42度合併呼吸困難、血壓下降,家人發現立即送醫急救,經醫師診斷為熱中暑,緊急為阿嬤降溫、使用退燒藥物、緊急插管給予高濃度氧氣,並搭配使用升壓劑,最後給予點滴補充水分,經各種緊急治療後,不幸阿嬤最終無法搶救回來,熱傷害併發症,造成不可挽回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