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乳癌術後常肩膀痛? 這5大表徵暗示出問題了

乳癌術後常肩膀痛? 這5大表徵暗示出問題了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6歲黃小姐,在右側乳癌術後發現右上臂有腫脹狀況,使睡覺時都無法側身,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至中榮整形重建外科門診,經醫師檢查後發現是淋巴水腫導致,經評估後以手術方式進行治療,術後狀況良好,右上臂水腫狀況已得到改善,目前持續回門診追蹤。

肢體淋巴水腫原因多 晚期恐致象皮病

中榮重建整形外科賴志昇醫師表示,肢體的淋巴水腫是淋巴回流變慢或受阻,而使淋巴液堆積在受影響肢體,產生腫脹的現象;其成因多是有嚴重外傷、組織感染、手術或癌症放射治療後,或是先天不明原因造成。

而肢體的淋巴水腫的臨床表徵,在受影響肢體有沉重感覺、水腫和偶爾疼痛感,大多發生在單一側肢體,也容易有蜂窩性組織炎的發生;晚期的肢體淋巴水腫會有皮膚變化,例如:變色黯沉、疣狀增生和角化過度,最終畸形則造成象皮病淋巴水腫。

肢體淋巴水腫治療有3種 多以保守復健開始

目前肢體淋巴水腫的治療方法可分為內科保守性療法(如:抬高肢體、按摩、壓力衣穿著),外科生理性手術療法(如:淋巴管與靜脈管接合手術、淋巴組織皮瓣移植手術),與外科切除手術(如:皮下水腫組織切除或脂肪切除)。

一般肢體淋巴水腫有表徵後,賴志昇醫師說,大多會建議由保守復健治療開始,主要幾種治療方式如下:

1.肢體抬高運動-增加表淺肢體淋巴液的回流,但是當肢體放低後通常會再腫脹回來。

2.彈性繃帶加壓肢體-彈性繃帶纏繞肢體,可促進淋巴液回流,自肢體末端纏繞到近端,但是需注意纏繞之鬆緊,太鬆沒有效果,太緊造成皮膚損傷。

3.肢體按摩-徒手按壓肢體末梢,促進淋巴液回流,但須注意皮膚有傷口感染或其他皮膚疾病則不適合。

4.氣壓式加壓肢體-穿戴袖套或襪套,利用氣壓幫浦的擠壓,促進淋巴液回流;一般多在專業復健場所才能提供。

5.壓力衣穿戴-穿戴壓力衣,同樣可以促進淋巴液回流,但是台灣氣候夏天炎熱、氣候潮濕,長時間穿戴太過悶熱,病人多難以配合,甚至併發皮膚疾病。

保守治療無效 建議手術方式改善

此外,若內科保守性療法、外科生理性手術療法,仍無法為改善肢體淋巴水腫的問題,則建議接受皮下水腫組織切除或脂肪切除手術,不過外科切除手術後,仍需要穿戴壓力衣,以減少肢體淋巴水腫復發的問題。

【延伸閱讀】

防疫期間健康不延誤 看診拿藥醫師這樣建議

擺脫近視新選擇!SMILE全飛秒近視雷射‎‎‎ 截口小、降角膜移位機率

防武漢肺炎注意消毒! 辦公室出動殺菌機器人,這家員工上班更安心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52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日前衛生福利部公布10大不分區癌症名單,排名第1為氣管、支氣管及肺癌,形成這些疾病的原因有很多種,其中要特別注意的就是「PM2.5空氣汙染」問題,PM2.5是種非常細小的懸浮微粒,只要呼吸就會接觸到的危險因子。   台灣的空氣汙染來源,除了境內產生的空汙(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社團法人彰化縣戀戀半線失智協會舉辦失智家庭照顧歷程分享座談會,全方位藝人汪建民受邀主講,與現場家屬們分享自身陪伴失智母親之心情及尋求協助資源的過程。汪建民呼籲並鼓勵家屬,千萬不要認為照顧是「家裡的事」而不願意說出來,一定要敞開心扉、善待自己,照顧路上才不會孤單。 母親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隨著時序入冬,季節交替、氣溫變化大,流感也正伺機而動。根據疾管署統計在台灣,每年約有4,500人死於流感,其中超過80%為65歲以上的老人。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症狀有頭痛、發燒、流鼻水、喉嚨痛、咳嗽、肌肉痠痛、疲倦等等,每年流感疫情多自11月下旬開始升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為了喚醒大眾對於弱勢的尊重,電影作品《為你存在的每一天》以弱勢家庭為題材,讓更多人認識心智障礙者,並替弱勢發聲,此電影為國片導演曾禎個人首部執導的電影作品,導演更自掏腰包包場,邀請公益單位一起進入戲院欣賞電影,讓心智障礙孩子及獨居長輩也能與一般人一樣,盡情享受電影的氛圍。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