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乳癌轉移勿放棄 配合中醫治療大有改善空間

乳癌轉移勿放棄 配合中醫治療大有改善空間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每年大約新增一萬名女性被診斷為乳癌患者,比例之高,十分驚人。除了正規西醫治療以外,許多病患也會尋求中醫協助。中醫不只可緩解化療副作用,對於抑制癌細胞也有良好效果。就有一名乳癌患者,癌細胞已擴散轉移到胸骨、肋骨,胸壁與腹部淋巴結,經過中藥輔助治療,每3個月進行一次電腦斷層、骨掃瞄檢查,發現病灶分佈面積愈來愈小,癌指數CA153與CEA也逐次下降,化療藥物的副作用大幅減輕,病人體力增強,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第6年乳癌復發 骨頭與淋巴皆轉移

收治這名乳癌病人的中醫診所院長林襄穎醫師指出,這位黃女士罹患乳癌已9年,乳房全部切除,也做了完整治療,本已平安度過前5年的所謂「易復發時期」。未料第6年卻乳癌復發,骨頭與淋巴皆有轉移病灶,隨即再進行一連串化療,並服用口服抗荷爾蒙藥物以及施打停經針,就在此時經由親友介紹前來尋求中醫治療。

接受中醫輔助治療 縮減乳癌病灶

原本黃女士是希望中醫能夠改善血球下降、口腔潰瘍、疲勞倦怠、關節痛之類的西藥副作用,並不指望能夠控制癌細胞。但從她開始接受中藥治療後,不但以上那些症狀改善,就連每3個月進行一次的電腦斷層、骨掃瞄檢查,發現癌病灶分佈面積愈來愈小,癌指數CA153與CEA也逐次下降,黃女士心情大好,信心大增,她堅信是中醫的輔助才讓整體治療效果這麼好。

轉移性乳癌 必須使用「利痰祛濕、解毒外出」中藥治療

林襄穎醫師表示,以中醫角度來看,黃女士的癌細胞已擴散轉移到淋巴結與骨頭,屬於「痰濕交錯、毒氣內侵」的體質,應以「利痰祛濕、解毒外出」方式治療,中藥可用:陳皮、半夏、枳實、白芥子、皂刺、麻黃、乾薑、紫花地丁、天葵子之類,不但能抑制癌細胞,對於骨轉移造成的骨疼痛亦可改善。另外,中藥輔助治療並不會影響西藥,不論是口服、針劑或化療,皆可與中醫並行。


乳癌轉移勿放棄 配合中醫治療大有改善空間

中藥針對體質辨證論治 三陰性乳癌也適用

林醫師呼籲,很多癌症患者誤以為癌細胞是純粹因為體內毒素太多造成,因此一昧服用清熱解毒中藥,甚至要求醫師也開立這樣的中藥。殊不知癌症因素甚多,而清熱解毒中藥大多性質寒冷,過度服用反而削弱身體正氣,更無力對抗癌細胞。臨床上也看到很多末期癌症病患,明明已經體質虛冷,元氣不支,卻還在吃大量清熱解毒寒性中藥,非常危險。

林醫師特別提醒,每一位乳癌病患都有不同體質,針對體質,對症下藥,病患應該把這種專業的問題交給醫生;另外,三陰性乳癌因為能使用的西藥有限,所以特別適合中醫輔助以增加療效。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44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您過去1年是否曾跌倒、體重突然減少3公斤以上,或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如果有的話,要小心可能是衰弱的徵兆!除此之外,有失智症、憂鬱症、營養不良和慢性疾病的長者,也容易有衰弱的風險,若能提早發現家中長者健康異常的狀態,盡快尋求社區資源的幫助,才能夠預防及延緩衰弱情形的發...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綜合報導】您知道哪家醫院最賺錢嗎?健保署公布107年醫院財報,林口長庚醫院年賺78億元蟬聯最賺錢醫院,不過,就純醫務結餘方面,卻是虧損近4億元。而輔大醫院則虧損5.57億元,在醫療醫務結餘上,為最賠錢的醫院。 根據統計,107年領取健保費逾2億元醫療院所共217家,包括:19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也聽說過抗生素能消炎止痛嗎?根據食藥署指出,抗生素不等於消炎藥,兩者不應混為一談。食藥署食品安全週報解釋,消炎藥主要是能抗發炎的解熱鎮痛劑或類固醇等藥物,至於抗生素則是用來治療包括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引起的感染,臨床上又指抗細菌抗生素,藉由抗生素能有效殺死或抑制細菌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