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乾癬反覆難擺脫 醫師:耐心治療可望早日遠離糾纏

乾癬反覆難擺脫 醫師:耐心治療可望早日遠離糾纏

【NOW健康 曾柏亨/新北報導】生物製劑是西醫治療乾癬的最後一道防線藥物,但臨床發現,有些病人用了生物製劑之後,仍然沒有改善,剛開始用藥,效果不錯,但費用昂貴,一旦中斷用藥,症狀恐爆發。

 

中醫師鄭愛蓮表示,不管是中醫或是西醫,治療乾癬之路都是漫長的,病人必須有耐心。且乾癬是否能治癒,關鍵在於病人是否完全配合醫囑。中醫治療乾癬靠的是內外兼治,但依照現行健保給付規定,中醫治療乾癬,只給付科學中藥,至於外用藥膏則不在給付之內。不少病人不願意多花錢,只吃中藥,當然治療效果就會打折扣。

 

鄭愛蓮說明,乾癬患者屬於溼性體質,溼毒往外釋放、排放時,一定會經過皮膚,事實上,溼疹、汗泡疹都是如此。此時,患部可能奇癢無比,這也是乾癬病人要克服的第1道難關,必須使用外用藥膏來止癢,緩解症狀,只要持之以恆,過一段時間就會好轉。

 

至於乾癬治療過程會反覆發作,則是乾癬病人要面對的第2道難關。鄭愛蓮指出,臨床觀察,症狀輕微的乾癬患者,接受中醫治療後,持續1年就可看到效果。如果症狀嚴重,病史較長,可能得拖到3年,期間反覆發作,考驗著病人的耐性。

 

中醫治療乾癬須內服中藥,外塗藥膏,按部就班。在擦藥之前,必須清潔患部,才能逐漸好轉。一般來說,去邪、去除溼氣的過程為由上而下、由內而外。鄭愛蓮臨床觀察發現,病人在治療過程中,頭部臉頰等皮膚部位會先好轉,四肢末稍則會慢一點,有時皮膚會變黑,可能因為使用類固醇,以致色素沉澱,皮膚顏色有如乳牛,一塊白一塊黑,但只要耐心用藥,最後皆會逐漸淡化,回復正常膚色。

 

乾癬病人剛開始接受治療時,體內溼毒、垃圾一層一層地從皮膚代謝出來,初期一定會大爆發,這是正常現象。大部分乾癬患者都有癬甲,症狀如同灰指甲,相當嚇人,建議每天塗抹外用藥膏,並輕柔按摩,讓藥物滲透其中。

 

鄭愛蓮提醒,中醫治療乾癬,調整體質,必須花上一段時間,且還需要飲食及生活作息搭配,才易見效。飲食方面宜克制食慾,少吃辛辣、高糖、高鹽等食物,禁食生冷如生菜沙拉、冰冷飲料等。生活作息上應避免熬夜,養成運動習慣。如此,才能早日擺脫乾癬糾纏。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新竹報導】年約40歲的張先生,不停咳嗽、流鼻水以及喉嚨痛約有2周的時間。由於持續性劇烈咳嗽,導致胸痛及睡眠不足。經過胸部X光的檢查顯示左下肺葉有肺炎合併肺積水,給予口服抗生素治療2周後症狀明顯改善,但雙側胸壁疼痛的症狀卻並未好轉,仍然徹夜難眠,於是再次返診。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了讓山區長者在「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防疫期間的健康照護不中斷,臺北市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創新運用「遠距關懷」軟體紀錄長者的血壓、血糖、膽固醇等生理數據及飲食、用藥、運動等生活作息狀況,即使無法親自上山探視長者,也能了解長者的健康情形,並透過影音通訊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憂鬱症可望有效預防了嗎?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孫慶芳同學在身心介面究中心主任蘇冠賓教授指導下,與台北國泰醫院精神科主任邱偉哲醫師合作,透過分析台灣健保資料庫中七萬多位C型肝炎病患,結果不僅發現甲型干擾素療法之精神副作用有抵抗力的病患,且往後追蹤12年期間更不易罹患憂鬱症,此...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衛福部健保署原訂8月,實施部分醫材差額天花板制度,在醫界極力反對,加上總統蔡英文下達關注指令下,13日部長陳時中親自帶領官員與民間代表開會討論,決議暫緩實施相關制度,強調保持開放態度,先處理極端案例與維持。 陳時中對媒體表示,原規劃新制分類有些偏頗,將按步驟解決問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