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乾癬患者6年足不出戶 二代生物製劑助他踏出家門

乾癬患者6年足不出戶 二代生物製劑助他踏出家門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針對全台患者進行治療認知調查,結果發現有八成乾癬性關節炎患者未達治療標準卻選擇隱忍;有半數以上的患者對於現有藥物選擇、療效停留在傳統認知。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蔡長祐理事長表示,醫生與病人之間,對於藥物、治療目標的認知有所落差,影響治療成效。近年來藥物療效越來越好,可以100%清除皮膚病灶,兼顧關節問題,呼籲患者積極和醫師討論,才能讓治療達標!

55歲乾癬患者併發關節炎 嚴重影響社交生活

一名55歲的男性患者Steven,已罹患乾癬20多年,透過光照療法、外用藥膏勉強控制症狀後,他重歸職場。不料幾年前卻併發乾癬性關節炎。關節的發麻、僵硬、腫痛讓他輾轉難眠,更讓他長達六年沒有外出。在推拿診所、復健科、骨科,均求助無門,Steven最後向風溼免疫專科醫師求助,才逐漸好轉。

乾癬性關節炎患者的治療認知調查指出,八成患者還達到治療的目標,就放棄治療,讓皮膚病灶擴大、關節持續疼痛,只求不影響日常起居。蔡長祐指出:「不只是身體脫屑、痛癢,嚴重甚至會併發關節疼痛、變形。乾癬及乾癬性關節炎的治療複雜漫長,患者容易失去耐心,或認為藥物無法幫助痊癒。」

6成患者使用二代生物製劑 100%清除皮膚病灶

乾癬性關節炎是自體免疫疾病,是體內不正常的免疫反應,導致慢性皮膚發炎和侵蝕關節。近年出現了新藥物「生物製劑」可與特定抗原結合,從源頭抑制免疫發炎反應,對於治療有較佳成效。

過去對於乾癬性關節炎的治療,有些療法在皮膚狀況的改善上成果較佳,而有部分療法則是針對關節炎有較明顯的療效。第二代生物製劑,可同時改善皮膚和關節症狀,進而改善生活品質。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曹彥博副秘書長指出:「使用第二代生物製劑抗介白素17,經研究指出,半年治療後,高達六成的患者100%清除乾癬病灶,近四成同時減少50%關節腫痛」。

除了使用適合藥物外,設定治療目標也是療程的重點。蔡長祐說明,美國風濕病學會、歐洲抗風濕病聯盟在治療指引中提出「達標治療」,透過制定治療目標,每四週定期回診追蹤,如果未達標,即考慮更換藥物。乾癬性關節炎的嚴重度,要透過醫師臨床判讀及病患的回饋,因此充分的醫病溝通,並設定共同治療目標,才能讓每次的回診都離治癒更進一步。

呼籲勿因疫情停藥不回診 免疫失調增添染疫風險

病友Steven在使用第二代生物製劑三年後,已接近完全康復。原先蔓延整個身體的皮膚病灶縮小至背部區塊,而關節腫痛的頻率也大幅下降。患者表示,罹病20年以來,終於有勇敢踏出家門的一天,醫病雙方都獲得成就感。

曹彥博提醒:「第二代生物製劑已納入健保給付。目前健保給付規定對於生物製劑較嚴格,必須經由專科醫師評估,且先使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疾病修飾抗風濕藥物治療後,才可提出申請。」另外,為使生物製劑達到最佳的療效,患者應遵從醫囑,勿擅自停藥。

在風濕病學期刊上的美國調查研究指出,近六成患者,因擔心感染新冠肺炎而避免回診、近兩成患者則擅自停藥,停藥恐導致全身發炎反應或免疫失調,反而提高染疫風險,患者應穩定的接受治療。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27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天然的最好!但為何常見民眾使用標榜天然的清潔劑後,搔癢、過敏症狀仍不斷?弘光科技大學化妝品科技系主任徐照程調查市售清潔劑標示,發現標榜天然的洗劑中,竟有5成以上含石化類介面活性劑、人工香精、螢光劑等人工物質,長期接觸經皮膚吸收,恐造成乾腎負擔,增加致癌風險。徐照程針對家用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黑輪、粉圓、芋圓等食物被驗出毒澱粉,現在連醬油也出問題!《今周刊》調查發現,台北士林、台中逢甲等人氣夜市,以及部分自助餐店所使用的廉價化學醬油,被檢驗出甲基咪唑及單氯丙二醇兩種化學物質。毒物專家認為,這是很強的致癌物質。最新一期《今周刊》公布「要命的恐怖食材」調查報告,證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全面杜絕「毒澱粉」!台北市衛生局針對在澱粉中違法添加工業用黏著劑「順丁烯二酸」的6件產品:波霸粉圓、地瓜粉圓、九份芋圓地瓜圓、美濃板條、關東煮黑輪及冷凍正宗黑輪,全面動員調查市內15家大賣場、超市及超商,並要求業者下架退回來源廠商,總計下架7307件產品。台北市衛生局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牙齒痠軟千萬別以為只是敏感性牙齒!一名四十歲女子,長期有牙齒痠軟問題,她還以為只要使用抗敏感牙膏即可,沒有想到,半年後因左臉頰腫脹、流鼻血而到大林慈濟醫院掛急診,檢查之後才發現,竟是嚴重蛀牙引發蜂窩性組織炎。收治這名女子的大林慈濟醫院牙科暨口腔顎面外科主任鄭朝鴻表示,這位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