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乾癬病友防關節炎小撇步 五大症狀要注意

乾癬病友防關節炎小撇步 五大症狀要注意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46歲的陳小姐是名乾癬患者,皮膚自罹病以來都不見好轉甚至愈趨嚴重,直到指甲也相繼出現角質異常增厚、色澤泛黃與層狀剝離等問題,且服用口服藥物也無法有效抑制發炎時,她才驚覺疾病的嚴重性並前往醫院皮膚科門診就醫。在醫師的觀察診斷下發現,除了皮膚、指甲的乾癬嚴重外,陳小姐的部分手指也出現腫脹問題,是典型的乾癬性關節炎-香腸指症狀。

高雄長庚醫院皮膚部劉奎蘭醫師說明,乾癬性關節炎是乾癬的常見併發症之一,如果患者有指甲乾癬將有較高風險合併乾癬性關節炎。然而,關節炎初期沒有症狀,所以不容易被患者察覺,建議乾癬病友觀察到指甲出現點狀凹陷、角質增生等異常變化時應盡速與主治醫師溝通,把握黃金治療期!

五大症狀揪乾癬性關節炎 生物製劑助攻防變形傷害

劉奎蘭醫師說明,除了皮膚與指甲的病灶嚴重恐合併關節炎外,若患者有接骨點炎(周邊關節疼痛腫脹)、香腸指/趾(手指、腳趾紅腫疼痛)、中軸症狀(頸部、下背痛、脊柱活動受限)則表示關節已出現發炎反應,應盡速與主治醫師溝通並制定全方位的治療目標。此外,許多乾癬性關節炎病友常有關節不痛就好了的誤解,劉奎蘭醫師強調,自體免疫疾病的發炎是持續進行的,一旦中斷治療,後續症狀再度復發時反而需要耗費更長時間才能改善,呼籲患者務必配合醫療團隊持續治療,穩定控制皮膚和關節症狀。

根據國內乾癬性關節炎生物製劑健保給付規範,對於傳統光照療法與口服藥仍無法改善的中度至重度乾癬性關節炎患者,可在皮膚科與風濕科雙科別醫師評估下選擇使用生物製劑,透過精準鎖定發炎因子的方式抑制皮膚與關節症狀。

目前乾癬性關節炎一線治療的生物製劑包括TNF-α、IL-17抑制劑、IL-23抑制劑等,歐洲風濕病醫學會(EULAR)治療指引根據不同症狀提供相對應選擇建議:有中軸症狀的患者會以IL-17抑制劑為治療優先建議;若合併皮膚嚴重與香腸指,可以用IL-17抑制劑或IL-23抑制劑有效緩解症狀;而周邊關節炎則是使用TNF-α、IL-17抑制劑、IL-23抑制劑皆可達到良好的控制。劉奎蘭醫師建議,病友依據個人情況與醫師溝通評估使用適合自己的治療方針。


乾癬病友防關節炎小撇步 五大症狀要注意

▲高雄長庚醫院皮膚部劉奎蘭醫師

防疫攻略三步驟 1醫病溝通2持續治療3施打疫苗

新冠疫苗的施打與否也是許多自體免疫疾病病友所關心的。劉奎蘭醫師說明,接種疫苗後出現的「副作用」與一般大眾相同,且多為非嚴重的短期症狀。其中生物製劑雖不影響接種,但部分藥物需做時間調整,在施打前建議與主治醫師溝通討論。呼籲病友乾癬與乾癬性關節炎病友應及早預約,才能防疫同時兼顧疾病控制。

TW2108121311


【延伸閱讀】

輕忽關節警訊竟在兩年內面臨失能危機 醫:勿因疫情中斷乾癬治療

關節紅腫痛竟是乾癬性關節炎 中斷治療險釀關節變形悲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69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龍眼乾」是很好的養生補品,尤其對腎臟很好,大家可善加利用,以下列與幾項用法,提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助益。【份量】一人份(一兩)【用法】一、有虛火時:龍眼乾+鹽(用水燉半小時)無痰、咳嗽者適用二、無虛火時:龍眼乾+鹽(用熱水沖泡15分鐘左右即可)幫助睡眠三、咳嗽有痰:枸杞+紅棗+龍眼乾(一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2歲的張先生,某次和朋友打籃球,腳踝著地時不小心扭傷,當場腫痛、瘀青。經醫師判斷後,沒有骨折,但建議使用護具固定腳踝,但張先生為求早日康復,特別到國術館整骨,3個月後又再和朋友打籃球,腳傷卻再度復發,緊急求助大醫院復健科門診。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復健部主任陳文翔表示,腳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今年21歲的奕勝,在小學三年級時,因身體不適就醫,竟被確診為罕見疾病「原發性肺動脈高壓症」(PPH),從此無法從事劇烈運動,只能在家中接受教育。3年前因為病程持續惡化,在專業的評估下,奕勝接受肺臟移植手術,一度只能用葉克膜氧合器維持生命。所幸,現在的病情已好轉,僅需服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家住臺南的林女士,今年面對喪偶之痛,生活失去重心,心情持續低落,失去對生活的熱情。直到經友人介紹,加入橋南社區辦理的長者體能健促班,接觸了許多老年人關心的衛教議題,並參與DIY課程,讓生活開始有了樂趣,也順利幫助她重新與社會接軌。鹽水區衛生所指出,希望透過長者體能健促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