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乾癬症狀越顧越遭? 治療3大關鍵報你知

乾癬症狀越顧越遭? 治療3大關鍵報你知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乾癬由於皮膚表面明顯的皮膚紅斑與脫屑症狀,經常被誤以為只是皮膚病,值得注意的是,它其實是因為免疫系統異常導致全身性發炎反應的自體免疫疾病。奇美醫院皮膚科林旻憲主治醫師表示,乾癬患者有對高的比例會出現代謝症候群、糖尿病、乾癬性關節炎等共病。因此,病人應該積極的控制飲食、適當運動,並遵循醫囑按時回診。而現今醫療端為了協助病人及早檢測相關症狀,也採取皮膚科、風濕免疫科等跨科別合作的治療方式,若患者出現類似症狀,應積極向各科醫師反映,才能避免疾病越顧越糟!

乾癬治療關鍵一:兼顧皮表症狀與體內發炎

乾癬所產生的大量皮屑固然困擾,但就怕以錯誤的方式處理,反而造成病情惡化,林旻憲醫師舉例,部分患者會使用磨砂膏來去除皮屑,不只會造成皮膚過度刺激,若磨出血還可能導致二度細菌感染,除了依循正規醫療團隊提供的治療方案,在保養上建議盡量使用溫和、有保濕功效的產品,避免病灶越顧越糟。

除了肌膚的症狀要注意,相關共病的管理也不可輕忽,若想要穩定乾癬病況,還是應該兼顧體內和體外的健康,尤其若出現共病徵兆,更應及早警覺。以常見的共病「乾癬性關節炎」為例,若乾癬病患發現關節有僵、腫、痛,應於就醫時告知皮膚科醫師來進一步檢驗。此外,林旻憲醫師也表示,病人平時也應保持規律運動習慣,如手部伸展與健走等都是不錯的選擇。當日常照護與用藥都有好好把關,皮表症狀和體內發炎都能獲得有效改善。

乾癬治療關鍵二:緊密醫病溝通,跨科別的全方位照護

乾癬症狀表現相當多樣化,患者也常因此忽略乾癬的非典型症狀。平常大家可觀察自己的頭皮、肚臍或股溝私密處是否有隱藏的紅斑脫屑,甚至是指甲凹陷、甲床分離等,若有發現相關症狀,建議可與醫師確認是否需要進一步的檢查。

成大醫院皮膚光療科主任王德華教授表示,乾癬不是只有皮膚的問題,一旦注意到患者合併有共病時就會邀請風濕免疫科等不同領域專家一同照護,若患者能在發現異常狀況的第一時間積極與醫療端溝通,就可做更全面性的診治,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期。尤其是站在醫生角度,與病人分享治療的建議,並接受他們的想法,保持相互尊重且密切的醫病溝通,是成功治療的一大關鍵。

乾癬治療關鍵三:就自身需求與醫師討論合適治療方案

透過良好的醫病溝通釐清了病因之後,下一步就是選對適合的治療方案。王德華教授說明,傳統的乾癬治療有外敷藥、口服藥及照光治療等方式,醫師會依病患的嚴重程度評估最適合的作法。而近年來也出現生物製劑這種新方式,治療的成功率高,對於口服藥物仍未獲得改善,或不方便至醫院照光治療的病人是一項新選擇。通常患者使用生物製劑之後,皮膚和關節的疼痛都能獲得緩解。

王德華教授強調,以目前乾癬的醫療技術來看,不論使用採取何種方式,只要有持續且適當的治療,並按時回診追蹤,大多都能獲得良好控制。也提醒乾癬患者,即使皮表的症狀消失,體內還是有可能在持續發炎,因此千萬不可自行停藥,好好就醫、諮詢專業才能避免再度復發。

更多資訊可上台灣乾癬協會《好癬聽你的 乾癬這樣治》衛教影片https://www.youtube.com/user/psoatorgtw/videos

TW2202231137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09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藥廠捐藥可助3千多位新冠患者!友華生技日前計畫捐贈祛痰藥物幫助新冠肺炎患者有痰之症狀治療,正式公布此項捐贈申請案已獲得衛福部緊急核准,正陸續將藥物送往包括新冠肺炎專責醫院等68家醫療院所,可幫助近3300位病人。首波已送達新光、振興、雙和、國軍花蓮、聯新、北榮新竹分院、...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女性從懷孕到產後,身體由內到外都會產生巨大變化,包括臉部肌膚變差、胸部下垂、肚皮鬆垮、私密處問題,甚至臀部、大腿的肌膚鬆垮等,而其中多數女性最羞於啟齒的莫過於陰道鬆弛及尿失禁等問題。 禾馨整形外科醫師陳志軒表示,產後女性常見的尿失禁困擾,嚴重程度不一,有人跑步、提重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國內開放75歲以上長者施打疫苗,卻有11名長者剛好離世,疫苗與長者猝死有關嗎?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召集人李秉穎17日受訪表示,去年起健保資料庫即持續監測「疫苗關注事件」,如果一定時間內,打疫苗的長者死亡率超越一般族群,才能確認疫苗致死,應以「對照研究」的科學方法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