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乾眼症常見4大症狀你有嗎? 口罩佩戴不正確也會導致

乾眼症常見4大症狀你有嗎? 口罩佩戴不正確也會導致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疫情期間幾乎口罩不離身,台北馬偕紀念醫院眼科主任鄭惠川表示,長時間佩戴口罩,如方式不對,口罩無法貼合鼻樑,呼吸氣流會向上流動通過眼球表面,增加淚液的蒸發,無形中增加了乾眼症風險。最近幾個月眼科門診發現,乾眼症患者明顯增加,提醒民眾「口罩可不能隨便戴」。


「角膜是眼睛的第一道防線」鄭惠川說,角膜前方有淚液分布,淚液由外而內共3層,分別是脂肪層、水層和黏液層,主要維持眼睛濕潤,如其中一層分泌不足或不穩定,淚液滲透壓變高,就會造成角膜破皮或發炎,導致「乾澀、異物感、灼熱感、畏光」等症狀。


鄭惠川指出,乾眼症不只是症狀,而是一種需治療的疾病,但許多患者自行點眼藥水、人工淚液,但只能治標,無法治本,如果病情已到中度、重度,長期忽視,並未就醫,還可能引發角膜病變,視力受損。


乾眼症常見4大症狀你有嗎? 口罩佩戴不正確也會導致

▲乾眼症常見症狀vs.高風險族群。(圖/鄭惠川醫師提供)


鄭惠川提醒,民眾眼睛如出現「乾澀、異物感、灼熱感、畏光」等症狀,應盡速就醫。平常則建議使用人工淚液、用眼過程適度休息、避免長時間使用隱形眼鏡、均衡飲食、多補充維生素A,藉此改善乾眼不適。


基隆長庚眼科教授孫啟欽進一步說明,淚膜是眼球表面上含有水分、脂質、黏蛋白與抗菌成分的薄膜,只要維持其生理平衡,可有效減輕乾眼症狀,避免角膜傷害。


臨床顯示,乾眼症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但最近國內研究顯示,乾眼症有年輕化趨勢,研判與3C產品使用量有關,且未成年乾眼症患者的角膜損傷風險較老年患者高出6.66倍。


林口長庚研究團隊分析1997至2013年台灣健保資料庫中乾眼症患者,國內乾眼整體盛行率為7.85%,約有180萬患者,且年紀愈大,乾眼症比例越高。


但近年來3C產品使用量增加,加上防疫生活型態改變,使得乾眼症年齡層下修,該項研究發現,18歲以下的乾眼症患者出現角膜損傷風險,較老年患者還要高。


治療上,輕度乾眼症患者可以使用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以及搭配熱敷、按摩來緩解不適。如為中度,則必須使用抗發炎藥物、自體血清治療、淚管塞等方法,來舒緩症狀。到了重症,則可考慮局部免疫抑制劑或手術,避免視力損害。


更多NOW健康報導
▸口咽癌與頭頸癌正取代子宮頸癌 成最常見HPV相關癌症
▸「累、喘、腫」只是老化? 心臟衰竭9成無法及早確診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中老年人隨著年紀增長,骨質疏鬆比例高,若不小心跌倒或搬重物,甚至打噴嚏等,就可能引起脊椎壓迫性骨折;衛福部彰化醫院骨科醫師陳彥名指出,這時恐會使老年人出現脊椎骨頭塌陷等現象,因無法承擔體重造成腰酸背痛現象。 灌骨漿 傷口小術後恢復快 治療骨質疏鬆性壓迫性椎骨骨折,可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 在台灣,惡性腫瘤高居國人十大死因首位,但到底要如何防癌呢?其實可以從平時飲食習慣改變開始做起;台南市立醫院營養師翁詩雲指出,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發起的防癌口號提到全民練5功,所謂的5功就是指蔬果彩虹579、規律運動、定期篩檢、體重控制以及遠離菸害,其中蔬果彩虹579就是...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 有一種奇怪的病,往往令女人尷尬無比。那就是陰道經常有氣排出,狀如放屁,自己無法控制,嚴重時簌簌有聲,連續不斷,這叫女人如何是好?這種疾病,在中醫領域叫做“陰吹”。陰吹這種疾病多是陰道壁和盆底組織鬆弛及一些神經官能症。常發生於身體虛弱,精神抑鬱,氣機不暢的經產婦...

閱讀詳情 »

小的時候看著姐姐戴著耳釘自己好羨慕,但是小時候的自己很怕疼,所以放棄了打耳眼的念頭。長大之後儘管有很多什麼激光打耳眼啥的,自己還是不敢嘗試!因為身邊的朋友有的耳眼腫,甚至變臭。那小編就帶大家梳理下,耳洞為什麼會變臭,以及我們應該怎麼注意保護耳洞。 一、為什麼耳洞會變臭 有耳洞的妹子不少。剛打耳洞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