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五種生活小技巧 訓練孩子獨立自主

五種生活小技巧 訓練孩子獨立自主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許多「隱藏性」發長遲緩孩子,家長平時要多加留意寶寶的生長情況之外,若是已確診寶寶為遲緩兒的家長,除了與專業醫師團隊合作,幫助寶寶治療,平時在家也可以利用小技巧、小玩具,引導寶寶走向健康人生。而這些小技巧,不僅只能用在遲緩寶寶上,平時,所有的家長都可以用這些與寶寶相處的原則來教導寶寶生活禮儀、訓練基本生活自理。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兒童發展評估療育中心黃俐貞職能治療組長表示,居家導引照顧技巧與常見輔具大約可分為五大類:
一、 在安全範圍內,儘量讓孩子學習獨立完成各項適合其能力之基本生活自理活動,如:進食、穿脫衣服、如廁、盥洗、收拾玩具等。
二、 在學習初期,避免用命令式的口氣指導孩子,當孩子動作執行不夠完善時,不要嚴厲糾正孩子的錯誤,而是多鼓勵,慢慢從而增進其喜好、信心與能力,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
三、 將療育練習放在日常活動當中,如: 孩子需練習從躺姿坐起來,可以在每次換完尿布或餵完奶後讓孩子自己坐起來而非由大人將其抱起;又如練習手指抓握物品,可以讓孩子自己拿取大人手中或盤子內的小餅乾。
四、 如果孩子已上幼兒園,多跟老師維持聯繫以了解孩子在學校的適應及學習狀況,配合學校同步在家養成各種生活常規。
五、 如果孩子需要使用輔具,須將輔具之使用落實在生活中,與孩子一起學習使用輔具的方法,在家中指導孩子正確使用:包括生活輔具(如特殊奶嘴、特殊湯匙)、學習輔具(如特殊剪刀、筆套)、休閒玩具(如特殊開關玩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23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Lamigo大師兄林智勝17日晚間發生車禍,隨即送往中壢壢新醫院,經醫師檢查發現,其頭皮撕裂傷長達8公分,及右拇指、左膝蓋等有挫傷,頭皮以13針縫合,其他身體挫傷部分,需評估是否需要復健。主治醫師表示,經腦部斷層檢查,沒有發現顱內出血情形,對運動沒有影響,目前狀況穩定且意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使用金融卡消費,也能做愛心!歷時3年的「SmartPay愛心圓夢計畫」,至今已資助國內16家兒童社福團體,幫助超過2000個孩子完成心願,捐助金額約1千萬。由銀行公會、財金公司及各家金融機構發起愛心圓夢計畫,今年將資助台灣聖公會基隆聖三一堂、台灣陽光婦女協會、屏東縣幸福原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頭頸部癌症同時併發食道癌的比率偏高,嘉義基督教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蘇昶昭提醒,頭頸部癌患者應定期回診,透過簡單的食道篩檢,降低罹癌風險。另外,喝了酒會臉紅的人比較容易併發食道癌,更應提高警覺。家住民雄的林先生在97年時發現罹患舌癌,手術治療後積極追蹤治療未再復發。今年又出現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你是否常覺得腳不舒服,非得抖抖腳呢!醫師提醒,雙腳會麻、熱,非得要抖抖腳,才會比較舒服,有可能是不寧腿症候群上身;而且腎功能不全、缺鐵或孕婦極易好發不寧腿症候群,應特別小心。一位年約80歲老翁,長久飽受腳痛、灼熱困擾,以致嚴重睡眠不足,經家人協助到門諾醫院神經內科做進一步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