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亞斯柏格患者多體虛 正確補身可緩解

亞斯柏格患者多體虛 正確補身可緩解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曾被醫師診斷為亞斯伯格症的二十多歲男子,自幼不喜歡與人互動,有時想說話卻不知如何表達。十五歲時開始尋求中醫治療,父母也督促服藥長達4年,病患的行為、心理都有明顯的進步,去年還進入了理想中的大學!

收治病例的林寶華醫師表示,根據研究,腦神經精神障礙者可能與「額葉症候群」有關,如自閉症、亞斯伯格症、強迫症,這些病患多有注意力過於集中、過動等現象。其中,亞斯伯格症候群有社交、溝通較為困難、人格特質是固執,興趣狹隘且專精。多數的亞斯伯格症患者經常出現肢體笨拙、語言表達方式異常等狀況,表達方式與文法特為特殊。

林寶華醫師進一步說明,就中醫學而言,精神認知情緒異常包括聲語穢語、專注力差、躁動不安、侵略性、視幻覺、聽幻覺、睡夢遊、煩熱難眠、反社會行為;兼有強迫症、自閉症、憂鬱症、威爾森氏症(肝病和腦病)等。所以,亞斯伯格症的中醫實證以清熱、熄(內)風藥為主,虛證則補氣血、養陰健脾。病例中的病患虛實互見,寒熱錯雜之證候,應先治實熱證,再補虛寒。可依病人之個別情況,依一般療法加減藥物。

林寶華醫師說,一般亞斯柏格患者以虛症者居多,多有肝腎、氣虛等問題,可尋求中醫來補身。以中醫藥治療此類腦神經精神障礙的優點是有效性,還能解緩病狀;也較安全,短期有效,長期也有效,且無副作用,不傷身心;持久穩定性,停藥久而病狀不回復。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16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健保署資料,全台每年約有2萬2千人因嚴重心衰竭住院;如果沒有好好配合治療,三個月內再住院率高達 30 %,5年死亡率逼近50%,比癌症還要高! 心衰竭可怕 「呼吸困難、生不如死」心臟衰竭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呼吸困難」。高醫心臟血管內科鄭凱鴻醫師表示,一般人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50歲陳女士熱愛攝影,假日經常與友人爬山拍攝風景,但最近總發現「鏡頭霧霧的」,一度以為相機故障,經檢查確診為黃斑部水腫,醫師起初注射抗新生血管生成因子抑制劑,但效果不佳,改用第二代藥物的長效型類固醇治療後,陳女士視力大幅改善,重拾攝影樂趣。長效型類固醇治療 藥效可維持半年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長期低頭滑手機,當心頸椎間盤突出!當人一位44男性病人,是標準的低頭族。最近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更少外出,低頭滑手機的時間倍增,兩週前隱約感覺到上背痛,之後連手臂、手指都疼痛發麻,尤其是頭往後仰時,好像一股電流從手臂傳下,甚至覺得手臂越來越無力,自行服用止痛藥但效果有限,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關懷慢性病病人正確用藥,安南醫院發動簡訊提醒慢性病連續處方簽病人按時領藥,未料適逢新冠肺炎疫情仍炙,病人以為遇上詐騙,有人直接向醫院查證,更有人索性刪除不理,卻也真的忘記回診領藥。顧好控制三高 規律追蹤病情安南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陳韋廷表示,國人平均每十人只有三人顧好高血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