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人口老化心臟衰竭發生率增高 5年內死亡率逼近5成

人口老化心臟衰竭發生率增高 5年內死亡率逼近5成

【NOW健康 林芊聿/台北報導】人口老化造成心臟衰竭發生率隨之增高,最新「心臟衰竭登錄計畫」統計資料顯示,全台每年約有逾7萬名患者因心臟衰竭住院,其中32.3%患者出院後於半年內會再次住院。醫師提醒,如果爬樓梯會喘、常覺疲累、下肢水腫等症狀,就應積極就醫。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暨心臟基金會執行長黃瑞仁說明,心臟是人體的中樞,如果不再跳動人也就沒了,但大部分國人對心臟疾病及心臟衰竭認知不足,忽略許多警訊導致延遲就醫。據統計,心臟相關疾病的總死亡人數不亞於癌症,台灣每10萬名人口約300人心臟衰竭,平均每25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疾病,其中致死率最高的便是心臟衰竭,且住院率也高。

 

什麼是心臟衰竭?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心臟衰竭委員會主委王俊傑解釋,人體的心臟就像馬達一樣,負責推動血液到全身幫助器官運轉,若馬達開始疲乏,心臟缺乏彈力,就是心臟衰竭,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心臟無力。初期心臟衰竭患症狀為容易喘、疲累、水腫,必須坐著才能順利呼吸,由於多數患者年紀較大,以為這些都是老化所致,並未積極就醫,直到病況惡化才緊急送醫,延誤治療黃金時間。

 

王俊傑說明,一旦確診為心臟衰竭,5年內死亡率逼近50%,存活率比許多癌症更低,因為心臟衰竭會拖累全身各個器官,產生嚴重併發症,患者可能死於其他疾病。為此,心臟基金會發起2019年世界心臟周活動─「my heart your heart」,邀請資深藝人黃西田擔任代言人,同時首播及宣導心臟衰竭衛教影片。9月28日舉辦「齊心護心你我相伴」園遊會,提醒國人重視健康。

 

王俊傑指出,心肌梗塞、瓣膜性心臟病、擴張性心肌病變、高血壓性心臟病等心臟疾病患者,以及三高或有心臟疾病家族史的人,都屬於心臟衰竭的高危險族群,務必要提高警覺,戒菸戒酒,如出現早期症狀,應積極就醫。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46歲曾姓婦人只要喝牛奶過後,就會引起腹部不適,絞痛甚至腹瀉,在公眾場合容易因胃部不舒服而無法控制排氣,氣味顯得異常的臭,就醫後經檢查確認是乳糖不耐症,據統計,全世界約有50%的人有乳糖不耐症,好發於亞洲人及非洲人,尤其好發於成年人。 亞洲人難吸收鈣質 身高較矮 乳糖不耐...

閱讀詳情 »

每年9月,美國各地都會群起響應「早餐月」,此時各級學校陸續開學,於是注重家庭關係和小孩營養的組織就發起了一定要享受早餐的活動,讓民眾重溫一起在餐桌前共享溫暖的時刻。因應早餐月,TVBS民調中心做了一份早餐行為調查,調查結果顯示,91%的民眾有吃早餐的習慣,超過八成(83%)平日天天吃早餐。 麵包、...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你也有這些狀況嗎?減了半天怎麼也瘦不下來、血糖血壓膽固醇指數老是超標、常有嚴重的過敏症狀,甚至你懷疑自己可能有糖尿病、高血壓甚或癌症?這些問題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原因,那就是:你體內的PPAR進入休眠模式了。「PPAR 受體」存在於...

閱讀詳情 »

撰文/林玫妮   滑溜溜、黑嬤嬤、形狀不規則的黑木耳,隱藏著許多奧秘,等著我們去發掘!有些人覺得,黑木耳沒有味道,口感怪異,因而排斥食用,其實它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食材,就由高雄榮民總醫院資深營養師許慧雅,來告訴我們關於黑木耳的秘密吧!   對症各類心血管疾病 許慧雅營養師表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