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人口老化心臟衰竭發生率增高 5年內死亡率逼近5成

人口老化心臟衰竭發生率增高 5年內死亡率逼近5成

【NOW健康 林芊聿/台北報導】人口老化造成心臟衰竭發生率隨之增高,最新「心臟衰竭登錄計畫」統計資料顯示,全台每年約有逾7萬名患者因心臟衰竭住院,其中32.3%患者出院後於半年內會再次住院。醫師提醒,如果爬樓梯會喘、常覺疲累、下肢水腫等症狀,就應積極就醫。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暨心臟基金會執行長黃瑞仁說明,心臟是人體的中樞,如果不再跳動人也就沒了,但大部分國人對心臟疾病及心臟衰竭認知不足,忽略許多警訊導致延遲就醫。據統計,心臟相關疾病的總死亡人數不亞於癌症,台灣每10萬名人口約300人心臟衰竭,平均每25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疾病,其中致死率最高的便是心臟衰竭,且住院率也高。

 

什麼是心臟衰竭?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心臟衰竭委員會主委王俊傑解釋,人體的心臟就像馬達一樣,負責推動血液到全身幫助器官運轉,若馬達開始疲乏,心臟缺乏彈力,就是心臟衰竭,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心臟無力。初期心臟衰竭患症狀為容易喘、疲累、水腫,必須坐著才能順利呼吸,由於多數患者年紀較大,以為這些都是老化所致,並未積極就醫,直到病況惡化才緊急送醫,延誤治療黃金時間。

 

王俊傑說明,一旦確診為心臟衰竭,5年內死亡率逼近50%,存活率比許多癌症更低,因為心臟衰竭會拖累全身各個器官,產生嚴重併發症,患者可能死於其他疾病。為此,心臟基金會發起2019年世界心臟周活動─「my heart your heart」,邀請資深藝人黃西田擔任代言人,同時首播及宣導心臟衰竭衛教影片。9月28日舉辦「齊心護心你我相伴」園遊會,提醒國人重視健康。

 

王俊傑指出,心肌梗塞、瓣膜性心臟病、擴張性心肌病變、高血壓性心臟病等心臟疾病患者,以及三高或有心臟疾病家族史的人,都屬於心臟衰竭的高危險族群,務必要提高警覺,戒菸戒酒,如出現早期症狀,應積極就醫。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2)日上午行政院長蘇貞昌與衛福部長陳時中,完成首劑牛津AZ疫苗施打,陳時中步出台大醫院時,建議總統蔡英文能施打國產疫苗,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隨即回應,醫療團隊與指揮中心會研商,總統與副總統都願配合;另外陳時中也強調,疫苗國產化才能長期抗疫,將生產數量掌握在自己手上...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2)日牛津AZ疫苗開打首日,疾管署與HTC協力開發V-Watch健康回報系統同時上線,除自動提醒第2劑施打日期外,接種頭7天需每天回報身體狀況,接著漸漸拉長回報時間點,維持1年半,民眾也可利用系統了解疫苗相關知識,衛福部則會分析資料大數據,任何參與民眾隨時都可無...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2)日上午,行政院長蘇貞昌與衛福部長陳時中,在台大醫院接種首劑牛津AZ疫苗,預計將在8周後施打第2劑,下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陳時中坦言自己的背有點「痠痠的」,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指揮中心提醒接種疫苗後,務必7天內每天回報身體狀況,若有嚴重過敏反應停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膝蓋前十字韌帶受傷在運動員身上十分常見,不僅是一般民眾打球常見的運動傷害,連奧運國手們也難逃受傷命運,雅典奧運跆拳道金牌選手朱木炎,就親身帶著許多選手走過前十字韌帶受傷的復健之路,台北世大運跆拳道品式金牌選手李晟綱也曾受前十字韌帶損傷所苦,跆拳道選手蘇麗文更因前十字韌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