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人在臨終前會有哪些徵兆?8種現象出現時,請珍惜最後的相處時光|每日健康 Health

人在臨終前會有哪些徵兆?8種現象出現時,請珍惜最後的相處時光|每日健康 Health

(親人即將離開世界之前會出現哪些徵兆?研究臨床照顧的專欄作家寫出最常見的8種臨終現象)

生死無常,但是送他們走向生命的終點,卻是每位家人和親人不得不面對的景象。在人生最終的安寧時刻,是否有哪些徵兆可能意味著親人即將離開?根據國際醫療機構《Caring》的報導,長期關注阿茲海默症及臨終照護的女性專欄作家 Paula Spencer Scott,特別撰文指出,親人在即將離開世間時可能出現的臨床徵兆。

 

1.食慾不振

臨終之前由於身體已無法消耗能量,親人可能會拒絕吃飯、飲水,連最喜歡的食物也不再有吸引力,難消化的肉類也會引起不適症狀。

 

照護方式:不必勉強無法吞嚥的親人進食,用簡單的棉花棒沾溼嘴唇,以及適量攝取流質食物即可。

 

 

2.長時熟睡

新陳代謝減慢和脫水,會讓親人陷入長時間的昏睡之中,也很難從睡眠中醒來,對於環境的意識也逐漸模糊。

 

照護方式:雖然親人臨終前多以昏睡,但聽覺與感覺並未完全消失,以簡單的觸摸互動、輕聲耳語即可。

 

 

3.意識不清

親人臨終前的意識狀態往往會變得與正常人不同,包括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無法對身邊人的言語做出回應,也可能會說出一些時序混亂、無意義的話語。同時也會表現出不安與恐慌。

 

照護方式:保持冷靜和親人輕聲說話,並在接近病人時坦述自己的身份。

 

 

4.呼吸困難

臨終前的親人會出現名為「潮式呼吸」的症狀,在高聲的深吸氣後呼吸暫停,大多是由於氣管中的分泌物過多所導致。

 

照護方式:將枕頭墊在親人的背部,幫助其呼吸順暢,如果有痰則盡量鼓勵親人自然咳出或流出。

 

 

5.排尿變化

因為飲食量的下降,親人排尿量會明顯變少,血壓也會跟著降低,這其實是身體協助腎臟減少能源消耗的緣故。這時親人所排出的尿液多會呈現棕色、紅色或茶色。

 

照護方式:詢問醫護人員是否需要為病人加裝導尿管,生命的最後數小時內腎功能的衰竭可能會導致血液中毒素增加,引發親人昏迷。

 

 

6.腳踝腫脹

由於腎臟處理體液的功能被破壞,臨終前的病人大多會在血液末稍循環處處現水腫,特別是腳踝、小腿、手部、臉部出現腫脹現象。

 

照護方式:這種腫脹是生命機體下降的自然現象,通常不需要特別的治療。

 

7.手指冰冷

在臨終前的幾小時內,血液循環內縮至重要器官周圍,易出現四肢變得特別冰冷,指甲也會呈現藍色或白色。

 

 

8.靜脈血管紋路

血液環下降也會引起皮膚表面蒼白,並且浮現紫色或藍色的斑駁血管(類似靜脈曲張,通常會在腳底處最先發現這種現象。

 

 

 

參考資料:《caring

 

相關推薦

台中1名39歲王小姐,結婚5年多亟欲求子,卻遲遲沒有好消息,加上她近半年來經期紊亂且流量變多,腹痛症狀也越來越明顯,赴醫檢查發現竟有1顆8公分的子宮肌瘤纏身,經由「3D導航腹腔鏡微創手術」切除後,患者經期症狀明顯改善,3個月後更成功自然受孕,令她喜出望外。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婦產部內視鏡微創手術主任...

閱讀詳情 »

▲專家提醒民眾要自我關照心理健康狀態,尋求適切資源。(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根據台北市衛生局今(13)日公布資料顯示,107年尋求社區心理諮商服務就診人數達2262人,較104年大幅上升65%,凸顯台北市民對心理諮詢的需求。台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長李玉嬋表...

閱讀詳情 »

▲台灣20大醫事團體召開聯合國際記者會。(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第72屆世界衛生大會(WHA)5月20日即將在日內瓦召開,在中國大陸的政治壓力干擾之下,台灣連續第3年拿不到邀請函。包括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在內的20個醫事團體今(13)日召開記者會向國際發聲,...

閱讀詳情 »

▲公所為申辦健保卡民眾現場免費拍照。(照/台南市學甲區公所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補辦健保卡最怕忘記帶照片,還得來回多跑一趟,但現在只要跑對鄉鎮區公所可以現場免費拍照!健保署南區業務組今(13)日宣布與雲嘉南地區27家鄉鎮區公所合作,提供辦卡免費拍照服務,讓民眾可以到公所當場拍照申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