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人工電子耳納健保,首年150人受惠!「這個年紀」是治療黃金期...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人工電子耳納健保,首年150人受惠!「這個年紀」是治療黃金期...

39歲的林彥均9歲時因左耳中耳炎導致聽力受損,長期下來因為右耳過度使用,近4年聽力大減、機能退化。13歲張小妹患有先天性聽損,長期聽不到聲音,也沒辦法學講話。父母直到張小妹3歲時才發現她有嚴重聽損,就醫後,在4歲時幫她植入電子耳,經過半年復健、語言治療,張小妹5歲時終於學會自己開口叫「媽媽」。

人工電子耳能直接刺激聽覺神經

聽力缺損的幼童會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也容易造成學習狀況落後,甚至感到平衡感變差的症狀。聽損兒童可藉由電子耳重拾正常生活,只是單一電子耳費用就接近百萬元,為了讓家長更無後顧之憂,健保署從本月起將人工電子耳納入健保,只要在18歲以下,雙耳聽損能力高過90分貝的先天性聽損兒都可被列為給付對象。預估首年將有近150人受惠。

人工電子耳是種植入式設備,能幫助聽力缺損者產生依定聲音的知覺。與助聽器不同的是,助聽器是放大聲音,人工電子耳卻是繞過耳朵中受損部分,直接刺激聽覺神經住患者重新活得聽覺。

把握3歲前黃金期 學習不卡關

台灣每年約新增60至100名先天性聽損兒,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吳哲民表示,多數新生兒聽力缺損可藉由聽力篩檢發現,一旦發現寶寶對吵雜環境無感、難以集中精神,就要懷疑恐為3歲以前是語言學習的關鍵,若孩子出現構音異常、對聲音沒反應等症狀時,家長應盡快協助就醫,越早發現問題,越應該早點介入治療。學齡前是兒童語言學習關鍵期,把握3歲前黃金期,才能保障學習不卡關。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開放資料(Open Data)是世界趨勢,因應此世界潮流,健保署開發建置「健康保險資料開放服務」平臺,提供與民眾權益切身相關,可再加值利用之健康保險資料對外開放,供各界無償運用,提升民眾自我照護知能。資料開放 有統計、承保、醫務管理等6大類健保署「健康保險資料開放服...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王先生長期從事打字工作,每天有相當長的時間都在使用電腦滑鼠,所以右手前三指麻木,雖然甩手後會比較舒服,但有時候拿東西會掉,近來症狀加重,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及睡眠,就診後才發現是周邊神經損傷。導致神經支配區域 感覺異常或是消失新光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陳姿璇說明,周邊神經是支配...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炎炎夏日即將來臨,孩子們最期待的暑假時光也到來,孩子們興奮的期待暑期長假,卻可能是父母壓力增加的來源,根據調查,有近8成的家長認為長假期間親職負荷增加,需要花更多的時間關注孩子狀況,且有4成的家長表示寒暑假期間較常對孩子發脾氣,顯示在孩子放長假的期間,負向親子互動可...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醫師,為什麼最近量身高發現我變矮了?是身體出什麼問題嗎?」這是許多過了五十歲以後的病患常在診間提出的疑問,大千健康醫療體系執行長亦為骨科醫師陳進堂表示,隨著年齡增加,身高確實會變矮,尤其是停經後的婦女更為明顯,而影響的主要關鍵就是骨質疏鬆症。老化、體重太輕 使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