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人生「腎利」組 擺脫血管硬化

人生「腎利」組 擺脫血管硬化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朱姵慈報導)台灣是全世界洗腎病患佔總人口比率(盛行率)與每年新增洗腎病患比率(發生率)的雙料冠軍,因此,如何預防慢性腎臟衰竭患者死亡,或罹患心血管疾病刻不容緩。代謝症候群病患,比健康的人風險易罹患心血管疾病多出兩倍;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更高出五倍之多,對健康之危害更是不容小覷。代謝症候群與慢性腎臟病關係密切,研究顯示,腎功能愈差,死亡率、心血管危險事件,隨之增高。
桃園長庚醫院健康檢查中心分析心血管資料庫發現,腎功能愈差,動脈硬化程度愈嚴重。腎功能最差族群之脈搏波傳導速度,是正常族群的1.4倍。代謝症候群危險因子,與是否罹患慢性腎臟病,兩者也加成增加動脈硬化程度。意即,合併愈多代謝症候群危險因素,及罹患慢性腎臟衰竭,則其動脈硬化皆愈發嚴重。慢性腎臟病患者之脈搏波傳導速度,為非慢性腎臟病族群的1.2倍,也就是動脈硬化嚴重程度增加1.2倍。而即使無慢性腎臟病,一旦有代謝症候群危險因子,也發現動脈硬化增加。若是有慢性腎臟病又合併代謝症候群危險因子多者,甚至其動脈硬化程度,為無慢性腎臟病又合併代謝症候群危險因子少者的1.4倍。
除代謝症候群相關危險因子外,在非慢性腎臟病病患中,年齡、身體質量指數、收縮壓、舒張壓、空腹血糖、三酸甘油脂、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敏感性C-反應蛋白,皆與動脈硬化程度高度相關;至於慢性腎臟病病患中,腎功能、年齡、性別、身體質量指數、收縮壓、舒張壓、空腹血糖,則也與動脈硬化程度高度相關。若要預防心血管事件,需減少代謝症候群危險因子,對於非慢性腎臟病病患來說,應控制好三高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以及降低血管發炎指標 (高敏感性C-反應蛋白);而在慢性腎臟病病患中,除三高外,更應該全力保養所剩的腎功能。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91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肝臟長多顆腫瘤  阿嬤積極治療抗癌超過8年70歲的黃女士有C肝帶原,8年前做了健康檢查,發現罹患肝癌,找上萬芳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吳明順醫師診斷,確認肝臟長了6顆腫瘤,最大顆的有6公分,而且無法開刀。原本以為只剩下半年壽命,經過吳明順醫師鼓勵後選擇相信專業,積極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肺炎是國人死因第3位,去年奪走逾萬條人命,其中以老年人占大多數。醫師建議,嬰幼兒、老年人及慢性疾病患者等高危險族群,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有效降低感染風險。肺炎國人死因第3位 去年逾萬人死亡根據衛福部105年國人死因統計,去年共有1萬2212人死於肺炎,超過9成是65歲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梅志銓報導) 來到李志誠與林瓊婉夫婦的無毒中草藥王國,可以深深感受他們對於土地的熱愛,處處崇尚自然、無毒的理念。中醫藥博士李志誠指出,中藥藥園的藥草都是自己種植,從養地開始不能殘留農藥、重金屬,草藥品種也要嚴格篩選。 中草藥下腳料養地 友善農法種植 李志誠夫婦的無毒中草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根據衛福部所公布的最新10大死因結果顯示,國人去年有13萬2428人死於10大疾病,占總死亡人數76.8%;而與前年相較,排名第2的心臟疾病,死亡人數就增加1610人,不得不慎!去年心臟疾病死亡人數較前年增加1610人國人去年10大死因排名依序為1.癌症、2.心臟疾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