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人體中藏著季節的祕密|《按節氣顧五臟,吃出好體質》

人體中藏著季節的祕密

一年分為四季,四季變化形成自然界的氣象萬千。古人講究「天人合一」,認為人和自然是一個完美的整體,而一年四季氣候的變化,時時刻刻都在影響人體的生理節律,所以人的飲食要順當季節,符合四季交替的自然規律。只有順應自然,遵循四季變化的規律,注意飲食調養,才能夠防疾病於未然,增強體質,使生活更加健康美好。

 

春季養肝脾

一年四季當中,春季是陽氣升發的季節,在五行中對應肝,人體的肝臟也剛好具有「生發」的特點,養肝的「生氣」目的就在生血氣,這是肝的主要作用。春季沒有保養好就會傷肝氣,肝傷則不能生心火,到夏季火就不足,這時人們若嗜食冰鎮啤酒、冰棒等寒冷之物,就易發生寒性病變。因此,春季應以養肝為主。

肝屬木,味為酸,脾屬土,味為甘。木克土,肝氣太旺會傷脾氣。所以,春季養肝的同時也要養脾。春季飲食重點是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養脾臟之氣。

春季氣候開始轉暖,多風且乾燥,常會出現皮膚、口舌乾燥等現象,所以應多吃新鮮蔬果,如草莓、蘋果、芒果、鳳梨等補充水分。也要多吃生薑、蔥,對於養肝陽有很大幫助。

 

夏季重養心

夏季是一年裡陽氣最盛的季節,氣候炎熱且生機旺盛。夏季屬火,又因火氣通於心、火性為動,所以夏季的炎熱最容易干擾心神,使人心神煩亂。心煩會使心跳加快,加重心臟的負擔,誘發疾病。由此可見,夏季養生重在養心。

由於氣候炎熱,新陳代謝也隨之旺盛,汗易外洩,易耗氣傷津,所以宜多吃些具有清熱益氣、生津止渴的食物,並以清淡為主,少吃肥膩的肉類。

元代醫學家朱丹溪在《茹談論》中談道:「少食肉食,多食穀菽菜果,自然沖和之味。」由此可見,清淡飲食在夏季養生中有無可取代的作用。平時可以喝些綠豆粥、荷葉粥等。

夏天容易心火過旺,吃些味苦的食物有助於削減心火。這段時期人體出汗較多,中醫認為此時宜多食甘味以養脾胃,且飲食不可過寒,因為人體實際處於外熱內寒的狀態,冷食多吃則傷脾胃,會引起吐瀉。此時應食西瓜、綠豆湯、烏梅等,可解渴消暑。食療有荷葉茯苓、涼拌萵筍等,有清熱解暑、寧心安神、補虛損、益脾胃的功效。

 

秋季滋潤肺

秋季陽氣漸收,陰氣漸長,人體的陽氣隨之內收,秋季養生必須注意保養內存的陽氣。

「秋氣通於肺」,秋高氣爽,天乾物燥,人體內部火氣旺盛,再加上冷空氣不斷來襲和溫度變化頻繁,人體適應不過來,就很容易引起肺氣失調。一旦肺氣失調,損傷津液,就會出現喉嚨痛、咳嗽、咽喉紅腫等上呼吸道疾病。所以,秋季飲食需要護陰以防止秋燥,以養肺為先。

酸味有收斂肺氣的作用,辛味食物則會發散肺氣,秋季宜收不宜散,所以秋季飲食要少辛多酸。多吃酸味、汁多水潤的蔬果可有效預防疾病,尤其是梨、甘蔗、荸薺、枇杷等潤肺佳品。

 

冬季藏腎陽

冬季天氣寒冷,草木凋零,萬物閉藏。寒為陰邪,最易損傷人體陽氣。由於人身陽氣根源在腎,所以寒邪最易中傷腎陽。因此數九寒冬,養腎最為關鍵。腎之先天真陰靠後天水穀供養,平衡的飲食結構能提供充分營養,偏食太過則會傷及人之正氣。適當增加溫腎壯陽、滋陰補腎的食品,是冬季保養的重要關鍵。

在冬季進補一些養陰的食物,最不容易上火,所以冬令進補可收事半功倍之效。還可進食具有補腎益腎功能的食物如核桃、板栗、桂圓等。黑色食品能入腎強腎,也宜擇食,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棗、黑木耳、烏骨雞、海帶、紫菜等。

本文摘自《按節氣顧五臟,吃出好體質》一書第一章 順應節氣的食養地圖,時報出版

人體中藏著季節的祕密|《按節氣顧五臟,吃出好體質》人體中藏著季節的祕密|《按節氣顧五臟,吃出好體質》人體中藏著季節的祕密|《按節氣顧五臟,吃出好體質》

精采摘文

順應節氣的食養地圖
人體中藏著季節的祕密
為何要根據節氣變化進行食養?
因時、因地、因人制宜的養生法
九大人群的節氣調養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在實踐機能性動作時,應重視的注意事項其實很簡單。 只要抬頭並直視前方,如此簡單。 換個方式說,其實視線的位置會受頸部的角度所影響。只要往下看,頭頸部自然會往前凸出並屈曲。只要徹底實踐﹁往前看﹂的基本守則,所有的姿勢與動作都可獲得相乘效果,進而產生好的變化。 因此,走路時請務必抬頭看著遠處。 最近路上...

閱讀詳情 »

若是穿著高跟鞋,並以不良姿勢走一整天,或是反覆進行劇烈運動,都會造成身體慢慢變得僵硬而難以正常地運動。這樣的問題,主要是過度使用肌肉後,造成「肌膜」變硬所導致。 所謂肌膜,就是包覆全身肌肉的立體網狀組織。一般而言,肌膜就位於皮膚脂肪層與肌肉纖維之間,人體從頭到腳都受到肌膜所包覆。由於肌膜本身富有彈性...

閱讀詳情 »

引導出人體本身具備的治癒力讓您的人生不再需要醫生逆向運動,讓你擁有不再疼痛的生活! 90%的身體疼痛都跟姿勢有關!不良的姿勢與動作,造成關節磨損、加速身體老化!利用「逆向動作」,讓腦部啟動全新的身體活動模式姿勢變好,肌肉與神經的運作也會改變,連頭痛就得以改善! 我們的身體無時無刻都在表現自己的狀態。...

閱讀詳情 »

結合穿戴式裝置與仿生科技的「仿生胰臟」測試成功,它能收集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的飲食、生理資訊,量身打造給藥計畫,即時給予胰島素或升糖素,除了降低血糖,更能預防血糖治療時常見的低血糖症狀,並將以上資訊傳送到手機 App 上,幫助患者或醫療人員了解整體的健康狀況。由美國麻省綜合醫院(Massachusett...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