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人體有七個部位正常洗一定洗不乾淨!!如何清洗??

人體有七個部位正常洗一定洗不乾淨!!如何清洗??

洗個香噴噴的澡是許多人的最愛,但是你真的洗乾淨了嗎?耳後、肚臍、背部、腳趾縫……這些被「埋沒」的地方,真的清潔乾淨了嗎?教你正確洗法,今天就開始正視它吧!

 

絕大多數的人都沒想過自己洗澡的方式是否正確?是不是忽略了哪些死角?無論是3分鐘的戰鬥澡,還是30分鐘的泡澡,以為只要每天洗就好了。其實使用了錯誤的方法,長期下來對肌膚所造成的影響,一點也不容忽視,輕則有礙觀瞻,重則引起發炎。

 

死角1:耳後、耳洞

別以為耳朵後面沒人看見就忽略,萬一哪天天氣太熱,紮起馬尾時,可就糗了!而耳洞的正確清潔法則是因人而異。

 

該怎麼洗?

1、洗澡時別忘了清洗耳後,另外,洗頭髮時,用沾滿泡泡的手搓洗,也可以達到清潔效果。

2、耳朵的外廓,則要在每次洗臉時用濕毛巾輕輕抹幾圈。

3、耳垢有乾、濕2種,乾的耳垢較易堆積,可以每天洗完臉後用棉花棒或耳棒掏一掏;濕耳垢,3-5天用棉花棒或耳棒清潔即可。

 

死角2:手肘

有個沐浴乳廣告女主角因為手肘上的厚皮,而被誤認為洗澡沒洗乾淨!手肘上時常摩擦,角質容易變厚、脫皮,更應該多呵護!

 

該怎麼洗?

1、手肘彎曲、伸直,用洗澡巾或浴刷來回多搓幾下。

2、1星期可去角質1次,之後再抹上護膚乳液,並改掉托腮的毛病,減少摩擦。

 

死角3:陰部

這個私密重地,其實並不需要太繁複的清洗動作,否則會帶來更大的困擾!

 

該怎麼洗?

1、每天洗澡時,只要以專業護理液清洗外陰部,再用清水沖乾淨,如果有發炎的現象,則用清水沖洗即可,並且尋求醫生的治療。

2、至於內陰部,醫師建議不要洗,也不要用任何陰道清洗劑,以免破壞陰道內的酸鹼平衡,產生感染。

 

死角4:背部

到了冬天時,人們穿著厚厚的冬衣,總覺得反正也沒人看見,背部就不必費心打理了……可別有這種想法!美美的背可不是臨時抱佛腳就可以的,不分四季,還是要天天去照顧!

 

該怎麼洗?

1、洗澡時用長柄浴刷在背部來回刷洗,或是用長澡巾一手抓住頭,往腰後方向,一手抓住尾,往肩背方向,來回在背後摩擦。

2、洗後塗上含酒精的收斂化妝水,或果酸保養品,可避免長痘痘

 

死角5:肚臍

肚臍不要洗,以免生病的說法,可別輕易聽信,污垢堆積的越多,細菌更容易滋生!

 

該怎麼洗?

1、肚臍與身體內臟相連,且部位較細嫩,只要每天洗澡時順帶將手指套住毛巾輕輕地清洗即可,並不建議過度用力。

2、如果肚臍眼有較黑的污垢,也要每天輕輕洗,不要用力挖搓,持續幾天就會恢復白嫩!

 

死角6:膝蓋

想想當你穿上春夏最流行的迷你裙,卻露出黑黑髒髒又粗糙的膝蓋時,那會​​是多麼尷尬的場面?

 

該怎麼洗?

1、膝蓋和手肘一樣容易因為摩擦而有較厚的角質,所以洗澡時也要特別多搓洗幾下。

2、1星期去角質1次,然後再擦上潤膚乳液。

 

死角7:腳跟、腳趾縫

腳跟、腳趾縫是最容易被疏忽的地方。很多人往往從頭洗到腳,卻忘了搓洗腳跟、腳趾縫,導致腳跟長出厚繭,腳趾縫長黴菌而引起香港腳。

 

該怎麼洗?

1、洗澡時用磨砂石輕輕地磨去腳跟及腳指尖上堆積的角質,之後再塗上乳液即可,大約4-5天做1次,以免過度去角質反而將皮給磨破囉!

2、每個腳趾縫都要確實用澡巾搓洗,之後也要確實擦乾,以免因為潮濕讓黴菌滋生。

 

via: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402e320102vb0d.html?tj=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起跑槍一聲巨響,愛好路跑的民眾齊步向前奔跑。大家都瘋路跑, 根據統計,2017年,台灣就舉辦了高達999場次的路跑賽事活動,參與人數在40萬到50萬之間。而隨著靠雙腿加上耐力運動的普及,選擇適合跑步的鞋子也成了一門必修學問, 由於跑步姿勢不當或選擇了不適合自己腳的鞋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年社會企業蔚為風潮,台灣百靈佳殷格翰經營社會服務平台,秉持「開創健康」的精神,致力推廣「用創意解決問題」,期望扮演領頭羊的角色,帶領各界共同關注需要被解決的台灣醫療議題。藥業社會服務平台 2年前在「臉書」成立台灣百靈佳殷格翰公共關係暨內部溝通經理吳耀仁表示,2年前開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罹患憂鬱症,壽命較短?根據美國國家兒童健康與人類發展研究院發表研究指出,相較沒有情緒疾患的人,憂鬱症患者有較高的死亡率,這種狀況在女性中更明顯。女性受產後憂鬱、更年期賀爾蒙影響,較男性易罹患憂鬱症。90年代後女性壓力大 憂鬱症率增加研究以 3410 名加拿大成年人為對象,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無肛症病患不只無法順利排便,更可能影響多重器官,最常見的是脊髓異常,部分則是有膀胱功能不全的問題;臨床上,一名無肛症男童,不到10歲就面臨慢性腎臟病2期。無肛症男女相當 4000人有1人據統計,國內無肛症發生率約4000分之1至5000分之1,男女比例相當。雙和醫院小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