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什麼是糖尿病前期?有哪些前兆?做對4件事助逆轉

別小看血糖超標!根據台大公衛學院於2017年所發布的「國人死亡危險因子排行榜」,高血糖問題高居排行榜第1位,由此可知控好血糖對於健康維持的重要性!但想要預防糖尿病上身,該怎麼做才對呢?家醫科醫師表示:「預防勝於治療」,因此如何把握糖尿病前期的黃金時間,積極逆轉、預防其惡化相當關鍵。

什麼是糖尿病前期?有哪些前兆?做對4件事助逆轉

糖尿病前期等於罹患糖尿病嗎?醫師這樣說…

到底什麼是「糖尿病前期」?是否等於罹患糖尿病呢?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家醫科周碩渠醫師表示,糖尿病前期指的是人體血糖值持續介於正常和罹患糖尿病兩者之間的現象。一般來說,健康民眾的空腹血糖值約介於70~100mg/dl左右,一旦空腹血糖值超過126mg/dl,就可視為糖尿病。

而糖尿病前期指的便是,空腹血糖值介於100mg/dl以上~126mg/dl以下的情形。雖未達到確診為糖尿病的標準,但因為此時血糖一樣有偏高的問題,因此仍舊會增加神經、眼睛、腎臟等器官、部位的病變風險。

什麼是糖尿病前期?有哪些前兆?做對4件事助逆轉

別小看血糖超標!根據台大公衛學院於2017年所發布的「國人死亡危險因子排行榜」,高血糖問題高居排行榜第1位。

若民眾未正視其嚴重性,好好積極控制血糖,未來演變為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相當高,對於人體健康的潛在危害更是不容小覷!因此,周碩渠醫師提醒,雖然多數糖尿病前期患者無顯著症狀,但民眾若發現自身在沒有刻意減重下,體重明顯下降、傷口癒合力變差,就要留意可能是血糖波動太劇烈所引起。

什麼是糖尿病前期?有哪些前兆?做對4件事助逆轉

建議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最好養成每半年定期抽血檢測的習慣,積極預防為佳。

預防、逆轉糖尿病前期這樣做!4大保健要點非知不可

除了解釋什麼是糖尿病前期外,想要預防血糖超標,避免糖尿病前期找上門,甚至是已有糖尿病前期困擾的朋友,到底該怎麼做才能有效逆轉劣勢、不讓血糖高居不下呢?周碩渠醫師強調,日常生活飲食謹記下列4大保健要點非常重要:

要點1/定期檢驗血糖:

周碩渠醫師指出,臨床發現糖尿病的發生其實與家族遺傳、先天基因有很大的關聯性。因此,建議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最好養成每半年定期抽血檢測的習慣,積極預防為佳。至於已經確認有糖尿病前期民眾,則應依照醫師建議,每2~3個月定期回診檢測血糖。

要點2/維持標準體重:

肥胖是造成高血脂病史、代謝症候群上身的關鍵元凶,當人體身體質量指數(BMI)或腰圍超標,會增加「胰島素抗性」的風險,影響人體胰島素正常分泌,使血糖代謝易出現問題。所以,避免糖尿病上身,民眾應積極控制好以下指數——

●人體身體質量指數(BMI):標準值為18~24。

●健康成人腰圍標準:男性腰圍應小於90公分,女性應小於80公分。

什麼是糖尿病前期?有哪些前兆?做對4件事助逆轉

運動方式上,並不用拘泥形式,不論是走路、快走、慢跑等,只要能長久地維持下去,都是不錯的選擇項目。

要點3/改變飲食內容:

慎選吃下肚的食物品質也很重要!事實上,相對於直接減少食物分量,選對低升糖指數(GI值)的食物,對於有血糖控制需求的民眾來說,更是相當重要。就以主食來說,與其選擇高升糖指數的白米飯,富含膳食纖維、GI值相對較低的糙米,會是比較好的替換選項。

不過,要提醒的是,除了蔬菜可以多吃以外,民眾切記不能因某食物升糖指數低,就毫無節制的大吃,在肉、蛋、豆等蛋白質、脂肪、水果等食物的攝取上仍應維持適量較有保障。保持均衡飲食下,更要避免接觸菸、酒等有害刺激物。

要點4/養成運動習慣:

久坐、缺乏運動也是造成現代人容易陷入肥胖、血糖控制不佳的關鍵因素之一。所以避免胰島素功能失常,平時養成「運動531」的習慣,也就是一週至少運動5次,每次30分鐘,心跳速率每分鐘達110下,都是有助血糖控制、穩定的好方法。至於運動方式上,並不用拘泥形式,不論是走路、快走、慢跑等,只要能長久地維持下去,都是不錯的選擇項目。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0/7016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一、晚餐與肥胖90%的胖子緣于晚餐吃太好,吃太多,加上晚上活動量小,熱量消耗少,多余的熱量在胰島素的作用下大量合成脂肪,肥胖就自然形成。 二、晚餐與糖尿病長期晚餐過飽,經常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很容易造成胰島素負擔加重,加速老化,進而誘發糖尿病;并且晚餐吃太多,吃太好,造成的肥胖也是會引發糖尿病。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暑假即將進入尾聲,您的孩子還在趕著寫暑假作業嗎?許多國小孩童仍在玩樂階段,相信有許多家長正在頭疼,不知道該如何讓自己的小孩快快收心;諮商心理師提醒,目標、態度與方法是讓孩子收心的三大要點,可讓孩子準備進入開學上課的狀態。臺中市政府教育局學生輔導諮商中心諮商心理師陳海山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隨著生活型態改變,國人工作壓力大,促使許多女性更年期提早報到!醫師指出,女性一旦停經後,荷爾蒙分泌會減少,骨質會快速流失導致骨質疏鬆;因此,該如何預防及控制停經後骨鬆的現象,就顯得特別重要。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程劭儀指出,一般女性平均更年期年齡在48至50歲左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夏日玩水游泳是再清涼不過了,只要你會游泳會換氣,不論年紀,都可以下水玩耍,促進身體機能均衡發展。游泳好處多多,除了可以提高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功能,還可以改善過敏體質。專家則是提醒,在游泳前,一定要做好暖身,以免發生危險。游泳有什麼好處呢?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李毅涵教練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