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今年首例!百日咳、傷寒 疾管署揭預防方法

今年首例!百日咳 傷寒 疾管署揭預防方法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當心大人也會得百日咳!一名北部40多歲男性,去年12月底曾至中國深圳洽公,今年1月10日返台,1月30日出現咳嗽有痰,曾至多家診所就醫,因症狀未改善,於2月5日至醫院就醫後採檢通報,11日確診,是今年首例百日咳案例,好在目前已痊癒。
具高度傳染力 嬰幼兒為重症高危險群
百日咳主要透過飛沫傳染,無論有無發病均有高度傳染力,感染症狀為持續咳嗽超過兩週,並伴隨鼻炎、打噴嚏、輕微發燒等類似感冒的症狀,成人很少出現併發症;嬰幼兒感染後症狀通常較為嚴重,特別是6個月以下的嬰兒更是重症高危險群,可能引起肺炎、抽搐、腦病變、腦出血、死亡。

接種疫苗有效預防百日咳 降低感染風險
接種疫苗為預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方法,目前我國提供嬰幼兒於出生滿2、4、6、18個月,以及滿5歲至入小學前各接種一劑百日咳相關疫苗,提醒家中有嬰幼兒的民眾,務必按時攜至預防接種合約院所完成接種,以獲得足夠保護力。此外,由於家庭群聚中感染源多為照顧者或同住者,建議懷孕婦女、嬰兒照顧者可自費接種一劑疫苗,以降低嬰幼兒感染機會。

注意咳嗽禮節、呼吸道衛生 避免傳染

疾管署呼籲,家中較大的兒童務必注意咳嗽禮節及呼吸道衛生,外出返家接觸嬰幼兒前,應先更衣洗手,並避免帶嬰幼兒出入醫院、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以降低感染風險。如發現自身或家人出現疑似症狀,應戴上口罩儘速就醫,並按醫師指示確實完成治療,以免造成傳染。

本土傷寒病例 南部30多歲菲律賓男性

而今年首例本土傷寒病例,為南部30多歲菲律賓籍男性,於今年1月21日起出現發燒、頭痛、血便等症狀,31日曾就醫,因症狀持續,2月6日再次就醫並住院採檢,經檢出傷寒桿菌陽性確診。目前個案症狀改善並已出院,同住接觸者無疑似症狀,衛生單位已進一步調查個案飲食史及接觸史,以釐清可能感染來源,由於個案於潛伏期間無出國史,初步研判為國內感染。

避生食、勤洗手 傷寒病菌別來保健康
傷寒為腸胃道傳染病,潛伏期約8至14天(可由3至60天不等),傳染途徑為生食或食用未煮熟、遭受病患或帶菌者糞便污染的食物或飲水,常見症狀有持續性發燒、頭痛、腹痛、腹瀉或咳嗽等。預防傷寒的方法包括食物充分煮熟並以熱食為宜、不吃生食、飲用水煮沸或使用瓶裝之礦泉水,此外,落實良好衛生習慣,飯前便後一定要以肥皂或洗手劑澈底洗手,才能有效防範。

【延伸閱讀】

對抗病毒細菌 強化黏膜防護!

牙痛、下巴痠麻,顳顎關節障礙作祟 醫師有解「針」厲害!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15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罹患中風的患者,常因無法控制膀胱導致尿失禁,必須穿戴紙尿褲,但有許多不方便,如笨重、量大易外滲、穿戴不方便,以及尿騷味等問題。台安醫院心臟外科醫師袁明琦有感於父親的尿失禁困擾,以氧氣罩為發想,研發出攜帶方便、可隨時排尿、無異味的「男性集尿器」。「不能自由排尿是尿失禁患者永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結核菌素陽性是否已感染結核病?醫師表示,檢測結果呈現陽性,代表曾經接種過卡介苗或曾曝露在結核菌環境的免疫反應,既不是病人,也不會傳染,但具有較高被傳染的風險。建議至醫院評估是否進行9個月預防性投藥,以免未來免疫力降低時,增加發病的機會。結核病是全國發生率最高的傳染病,尤其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國內每年近4萬名癌症病友面臨化療後掉髮問題,50歲乳癌第二期病友袁小姐,在治療過程中嚴重掉髮,除了不敢照鏡子之外,出門一定要戴頭巾,而美麗頭巾陪伴著她勇敢走過抗癌路!癌症希望基金會針對200名癌友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現,癌友亟需一頂適合自己的頭巾,但卻常常找不到舒服材質、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周蘭君報導)隨者現代人生活形態的改變,近視人口逐年增加,選擇配戴隱形眼鏡的民眾也越來越多。看準這波鏡片商機,許多業者紛紛推出長戴式、月拋、雙周拋、日拋,供消費者做選擇,而「健康、方便」是配戴拋棄式隱形眼鏡的最大優點!在國外,拋棄式隱形眼鏡自1987年問世以來,其可連續戴用一週、省卻每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