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他帕金森氏症手抖不停 深部腦刺激手術重拾生活品質

他帕金森氏症手抖不停 深部腦刺激手術重拾生活品質

【NOW健康 陳盈臻/新北報導】61歲的張先生從事廣告工程,閒暇時的興趣是喜歡釣魚,40歲那年時常覺得手抖、四肢僵硬,釣魚甩竿時總覺卡卡的,還因為手抖的厲害,連帶魚兒也不太上鉤,就診後接受一系列檢查,確診為帕金森氏症。

 

雙和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洪千岱表示,帕金森氏症為成年人最常見的動作障礙疾病之一,約每1千人就有3人罹病,症狀為手抖、四肢僵硬及動作緩慢。如果沒有妥善治療,症狀會越來越嚴重,日後臉部可能做不出表情,走路步態變成小碎步及重心前移容易跌倒等,毫無生活品質可言。

 

目前在治療上,以左多巴等藥物為主,目的是補充腦部黑質神經細胞死亡後所缺乏的多巴胺,在初期接受藥物治療,症狀均能控制良好,但部分患者可能在數年後產生嚴重的藥物波動及異動症,一旦療效變差,就需考慮深部腦刺激手術。

 

以張先生為例,103年起於雙和醫院就診,雖然初期透過藥物治療得以控制,但後期即使服用多種藥物都無法有效控制,不僅顫抖嚴重,也無法站立、寫字、穿衣服,喝水,更遑論工作。

 

在醫療團隊建議下,張先生接受了羅莎手術機器人(ROSA)執行帕金森氏症的「深部腦刺激手術」,術後恢復情況良好,能夠走路、運動,重回職場。

 

雙和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羅偉倫說明,深部腦刺激手術的成功與否,取決於置放電極位置的精確度,傳統立體定位手術精準度約在2到4毫米左右,誤差大多是來自於影像扭轉及定位裝置刻度變化。由電腦精密自動控制機器手臂,精準度可達0.23毫米,只要術前計算好手術位置,術中無須再反覆調整傳統頭架,能克服儀器本身及人為操作所造成的誤差,縮短手術時間。

 

羅偉倫指出,目前健保已核准在特定情況下給付深部腦刺激手術所需的電池,減輕許多患者的經濟負擔。建議用藥無效的帕金森氏症患者,可接受手術搭配適度藥物治療,恢復生活品質,擺脫顫抖人生。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酷酷嗽不停,64歲的黃小姐2年來長期咳嗽時好時壞,吃藥又不見起色,三個月前迅速惡化還會伴隨漏尿。直到後來做高解析度斷層,才驚覺罹患了「特發性肺纖維化」。「特發性肺纖維化」俗稱菜瓜布肺,由於肺泡和血管之間的組織增厚,形成疤痕,整個肺葉就像菜瓜布一樣,有一絲一絲的纖維及空洞...

閱讀詳情 »

(本圖轉貼自healthyfoodpalace) 血液循環對人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血液循環出現問題,就會導致我們的身體出現許多的疾病。那麼你知道什麼是血液循環嗎,血液循環不好的原因有哪些呢,血液循環不好的症狀是什麼呢,怎樣才能緩解這種情況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的內容。 在醫學上,血液循環被稱為...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 左尋醫問藥網 右CPO生理健康網) 咦~~~最近怎麼了,老是覺得嘴巴苦,怪難受的,吞口水都不舒服。難道是有什麼問題?到底是怎麼了?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於身體健康愈加重視。從舌苔的顏色可以大概了解人的身體狀況是怎麼樣的,然而,你可知道,舌苔厚黃究竟是怎麼...

閱讀詳情 »

  (翻攝自阿波羅網 愛活網,下同) 飯前要洗手,如廁後要洗手,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我們也會這樣教育小朋友,但是你的手真的洗乾淨了嗎?你不知道的是,如果洗手不滿30秒或者只用清水洗手的話,你手上的細菌其實根本沒變化,就跟沒洗一個樣! 據英國《每日郵報》記者完成的實驗指出,在這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