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他突然癲癇發作 竟是腦出血造成

他突然癲癇發作 竟是腦出血造成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年約65歲阿伯從沒有癲癇病史,有一次在家突然倒下,全身抽搐且口吐白沫,家人趕緊送台大醫院急診,醫療團隊進行大腦斷層掃描發現,阿伯的大腦表面有大片出血,研判是腦出血引發癲癇,馬上在4小時內用微創手術清除血塊,之後搭配抗癲癇藥物治療,所幸及時救治,阿伯撿回一命,癲癇也獲得控制。

不可輕忽! 癲癇也可能是腦出血症狀之一

上述阿伯的腦出血症狀,與一般民眾認知很不一樣。台大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黃博浩表示,根據臨床觀察,約7成腦出血病例為高血壓引起,典型腦出血症狀包括手腳癱瘓、半邊身體麻痺、視力模糊、講話不清楚等,有人會劇烈頭痛,其中約10%-20%的患者會出現癲癇症狀,如抽搐、口吐白沫、失去意識等。當出血靠近大腦表面,就會影響到大腦皮質,發生異常的放電現象,進而引發癲癇。這類患者多半出血量大,往往超過50cc,血液瀰漫大腦,加上血塊本身有毒素,很容易對腦神經造成傷害,治療更是刻不容緩。

隨著微創手術的進步,腦出血治療成功率也大幅上升,黃博浩醫師解釋,大腦組織就好像豆腐,當出血位於深處,吸取血塊工具就得深入大腦深部,傳統是以鐵鉤勾出一條路,對腦部組織的傷害較大,現在在斷層掃描或超音波的輔助下,可用「套管」經由腦部縫隙直達深部出血區域,原理就好像用吸管吸取血塊,對周邊組織傷害較小,可視出血位置,採用不同方法。

台大團隊目前已成功完成超過400多例腦出血微創手術,超過八成患者都能在病發後4小時內就能接受診治,因此腦出血死亡率從傳統4成之多降至6%,再出血比率也從15%降至2%-3%,併發症風險也從15%降至7%,患者神經功能恢復也更加良好。


他突然癲癇發作 竟是腦出血造成

▲黃博浩醫師指出,目前透過微創手術可吸取大腦血塊,減少周邊傷害,患者多半復原良好。

術後使用抗癲癇藥物 減少癲癇傷害

當腦出血的區域較大,患者產生癲癇的機率就會增加。因此手術後,醫師多會建議使用抗癲癇藥物,以避免大腦神經異常放電,持續傷害腦部細胞,或癲癇發作導致新的再出血危機及可能衍生的意外事故。黃博浩醫師指出,腦出血患者出現癲癇比率為16%,接受手術後並搭配抗癲癇藥物控制,患者癲癇比率可降到2%到3%,生活品質多有明顯改善。

「腦出血在24小時內治療,就非常有機會恢復正常,治療當然越快越好!」黃博浩醫師也提醒,腦出血患者接受治療後,需要積極復健,壓力不宜過大,更需要家人的支持,血壓、血脂、血糖等三高控制,也很重要。此外,有早發性中風家族病史的民眾,更得多注意腦出血威脅。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81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本次新冠疫情2級警戒將到下周一(9月6日)結束,是否再延長或放寬,今(3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疫苗涵蓋率超過60%,才可能考慮降級,但有計畫再放寬管制措施,基層診所在今天加入社區檢測。 陳時中說明,目前沒有疫情警戒大幅改變規劃,但管制措施可能再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影像導引式胸腔鏡手術示範中心」舉行開幕儀式,此中心不僅讓國際醫療大廠西門子公司指名作為西門子醫療全球胸腔手術示範中心,今後除了擔負訓練影像導引式胸腔鏡手術人才的任務之外,也將參與開發新醫療儀器與技術的重責大任。影像導引胸腔鏡 病灶定位更精確長庚醫院胸腔...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北市三峽家庭群聚10名患者,當中5人是高中以下學生,1人是2歲以下幼兒,9月1日開學在即,新北市長侯友宜認為,感染者Ct值30以上不具感染力,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則說,若停課檢驗更清楚在復課比較好。 目前指揮中心規定,一間學校若發生1人感染,同班級停課14天,如果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近年來,3C產品充斥生活中,不少民眾為保護眼睛改配戴濾藍光眼鏡!到底「藍光」是什麼?它會對眼睛造成什麼影響?真的有必要選購濾藍光產品嗎? 藍光其實無所不在! 過量藍光會引起眼部病變 眼科醫師王孟祺指出,眼睛能感受到光線稱為可見光,介於400到700奈米的波長,而其中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