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他腹痛不以為意 竟是大腸癌晚期

他腹痛不以為意 竟是大腸癌晚期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37歲的謝先生,工作壓力大,每天都被業績壓的喘不過氣,忙起來一餐當做三餐吃,還必須抽菸、喝酒應酬;去年底,他莫名感到左上腹疼痛,但卻不以為意,直到腹脹的受不了,才就醫檢查,竟發現肛門內側長了一個7、8公分大的腫瘤,確診罹患大腸癌晚期。
根據2015年國民健康署公佈最新癌症資訊統計,大腸癌連續7年高居癌症排行首位。開業診所院長劉輝雄表示,國人喜好燒烤油炸、紅肉、高脂低纖的「狩獵型」飲食、不愛運動,以及工作壓力大、熬夜、喜沾煙酒等不良的生活習慣,造成大腸癌成為國內成長速度最快的癌症。
劉輝雄指出,一般民眾非常容易輕忽血便、腹痛等症狀,勿以為是痔瘡所引起或尋常的胃痛,反而耽擱治療時間,造成結腸或直腸癌患者,呈現迅速攀升的趨勢。根據長期統計資料顯示,國內大腸癌病人5年整體平均存活率是56%,比美國的65%低許多,關鍵在於診斷時為早期大腸癌的病人比例偏低。
「大腸內視鏡是早期發現大腸癌的唯一方法!」劉輝雄建議,35歲以上民眾應每年定期接受大腸內視鏡檢查,有大腸瘜肉、大腸癌家族史者,則應提早至30歲前檢查,早期發現可有效降低腸癌致死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2755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彰化報導】許多人以為腦中風只會發生在寒冬清晨,因為天氣太冷,讓腦血管一下「縮」起來。醫師表示,雖然出血性腦中風好發於寒冷天氣,但缺血性中風則是不分季節,遇上夏天氣溫高,容易出汗、體內缺水,如果長時間坐著不動,血液變得黏稠,也有可能堵塞血管引發缺血性腦中風。 彰化基督教醫院神經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膝關節皺襞是從出生後就已有的症狀,主要因胎兒發育時在關節間隔融合不完全,遺留下形成如帶狀的滑囊皺襞,發生率約50至70%,症狀多發生於20幾歲以後的成人,甚至中老年,症狀才逐漸出現。成大醫院骨科部主任張志偉指出,臨床上,多發生於膝部長期反覆過度使用或突發受傷者,造成增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晚期腎癌治療的福音!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主治醫師蘇柏榮表示,衛福部去年核准新一代口服多重標靶藥可用於晚期腎細胞癌治療,在國際治療趨勢上,該藥為晚期腎癌第二線治療藥物的首選,但因治療費用可觀,讓許多疾病惡化的腎癌患者看得到卻用不到,所幸健保署去年底納入健保給付,大幅減低患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喜歡運動的高爾夫球友一定知道,如果想在揮桿時發揮足夠的力量,牙齒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牙科醫師加藤陽子表示,牙齒咬合的力量,足以影響揮桿的強度!中年球友面對牙根斷裂困擾的問題,呼籲民眾運用牙線、齒間刷維持牙齒健康。觸球瞬間臼齒壓力大 竟然比體重還重! 加藤陽子醫師指出,牙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