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他2年半從110公斤減至73公斤 笑稱是媽媽第2個兒子

他2年半從110公斤減至73公斤 笑稱是媽媽第2個兒子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35歲孔先生從小就是胖子,大學時體重90幾公斤,工作後,經常加班熬夜,飲食不正常,宵夜點心還常吃高油、高熱量的炸雞、鹽酥雞,體重直逼110kg,在妻子的陪同下,接受健康檢查,報告數據紅通通,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以及腰部過粗。


國泰健檢分析近3年期間27.2萬筆客戶健檢資料,統計顯示,12%符合代謝症候群,男性異常率大於女性,50歲以下男性每4人就有1人血糖及三酸甘油酯過高;過了50歲,每2人就有1人空腹血糖異常。


代謝症候群是慢性病前身,與心血管疾病有密切關聯,一般來說,只要在血壓高、腰圍過粗、空腹血糖高、三酸甘油酯高、高密度膽固醇偏低等5項指標中,符合3項者就是代謝症候群。


國泰健檢院長葉勳龍表示,代謝症候群雖然不是疾病,但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有代謝症候群的民眾日後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心臟病及腦中風」等疾病風險為一般健康民眾的6、4、3、2倍。


這份調查發現,40歲以上不分男女,符合代謝症侯群比率高達2成,等於每5位就有1位。過了50歲,比率更高,進一步分析,腰圍過粗者比率最高,其次為空腹血糖異常。


以孔先生為例,還不到40歲,就罹患代謝症候群,飲食習慣偏差,生活作息不正常,體重直逼110公斤,體脂率35%,腰圍當然超過90公分正常值,且三酸甘油酯、飯前血糖均為出現紅字,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也過高。


在營養師建議下,調整生活型態,改變飲食習慣,有空多運動,經過2年半,減重37公斤,擺脫代謝症候群威脅。身為家中獨子的孔先生在記者會中,看到過去與現在的數值變化,笑稱現在的他是媽媽第2個兒子。


只要維持良好飲食習慣,就能遠離代謝症候群,國泰健診資深營養師王盈堤建議,每日應達到一碗半的蔬菜量,避免加工、油炸食品,飲食原則為低油、低糖、低鹽、高纖,以豆腐等植物性蛋白來取代肉類。


更多NOW健康報導
▸保護眼睛全民瘋補葉黃素 營養師點出劑量不是越高越好
▸運動傷害當下冰敷?熱敷? 這幾種情況增生療法助修復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癌症患者不能缺少營養支柱 癌友營養補充補對了嗎?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汪芷安報導)國內醫療體制不健全,頻傳人力短缺、醫療爭議等事件,讓許多年輕醫護人員屢上街頭抗議,根據康健雜誌民眾醫療態度調查顯示,過半數民眾都願意漲健保費且將近八成民眾都支持家醫與分級醫療,顯示民眾確實想改變長期以來的醫療困境。民眾醫療態度主要針對全台一千多名,且年滿20歲以上成...

閱讀詳情 »

你知道,睡眠時間不規律,可能會害你罹患癌症嗎?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也已經將輪班作業列為「2A類之致癌職業」。最新一項研究也證實睡眠不規律會提高癌症風險,並且輪班工作的人更是罹患癌症的高風險群。 根據一份刊登於「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的研究報告,輪班工作者可能要特別留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趁著暑假期間,不要讓孩子每天都在家吹冷氣,可以把握時機讓小朋友們學習游泳等運動,讓孩子也能遠離3C產品的機會;鹿港基督教醫院物理治療師黃睦升指出,只要利用一些趣味小撇步,陪著孩子一起學習,就能讓孩子順利適應水中環境,愛上游泳。首先可以在下水前,讓孩子先坐在泳池邊,將...

閱讀詳情 »

一名40多歲男性,發現每次後牙咬合時就會感到疼痛,甚至出現被電到感覺,就醫檢查,醫師發現患者口腔有多處存在多種不同成分的金屬填補物,才會出現觸電感覺;楊梅天成醫院牙科部主治醫師徐偉軒指出,上、下牙若有填補物或假牙金屬材質,就有可能在咬合接觸時,產生流電效應。最主要就是因不同種類的金屬或合金存在,電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