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代謝症候群及早治療 可避免胰臟早衰

代謝症候群及早治療 可避免胰臟早衰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很多人有代謝症候群的問題,血壓、血糖和血脂都偏高,雖然可透過運動與飲食來改善;但是需要半年至一年的時間去努力。然而,卻有不少人因為沒有辨法維持健康飲食以及運動,因而使得代謝症候群一發不可收拾,直接進展到慢性病;也因此,代謝症候群的及早介入治療,就顯得非常重要。

代謝症候群五項指標診斷標準

代謝症候群的診斷標準有五項指標,包括:(1)肥胖:男性腰圍≧90公分(35吋半),女性腰圍≧80公分(31吋半)。(2)血壓異常:未服用藥物下,收縮壓≧130mmHg/舒張壓≧85mmHg。(3)血糖偏高:未服用藥物下,空腹血漿血糖≧100mg/dl。(4)三酸甘油脂偏高:未服用藥物下,三酸甘油脂≧150mg/dl。(5)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未服用藥物下,男性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40mg/dl,女性<50mg/dl。只要符合其中三項即為代謝症候群。

飲食控制與運動可改善 但需認真配合才有效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家庭醫學科醫師吳逸帆表示,門診中,有很多還處於代謝症候群前期的患者,會透過衛教經由指導飲食與運動來改善,但是每個人的病識感不同,有人很在意,會努力去做,但也有人則是聽聽就算了,過了一、二年之後,就會進展到慢性病。

生活型態改善約需半年至一年 建議及早藥物治療

經由生活型態的改善,大約半年至一年的時間,確實是可以使代謝症候群獲得改善;然而,這說起來容易,執行起來卻很難!所以,吳逸帆醫師指出,對於若是檢查發現有代謝症候群,其實是可以及早介入藥物治療,才可以增加胰臟使用時間,也才不會進展到慢性病,而需要使用更多藥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72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中一名34歲的黃姓少婦日前生下第一胎,坐月子期間因時常聽婆婆嘮叨孫子太瘦、餵養不力,以致少婦壓力過大、身心俱疲,聽到孩子的哭聲就忍不住要發狂,甚至伸手掐住大哭的寶寶,所幸在丈夫陪同下至光田綜合醫院就診,確診為產後憂鬱症,目前正服藥控制。光田綜合醫院身心科楊淑如醫師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台南市衛生局統計顯示,10年自殺死亡人數有298人,其中跳樓自殺死亡者有24人,占自殺方式第5位,且跳樓自殺未遂的人數更有123位;有鑑於此,該局為了能推廣社區守望相助,成為珍愛生命的守門人,特地舉辦守門人關懷技巧培訓課程,讓民眾都能成為幫助當事人度過難關的守門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高齡化社會,銀髮族越來越多,而有長壽病之稱的前列腺肥大的病人,也就相形增加,病人不只是會找西醫診治,有很多年長者則是偏好找中醫來調理;中醫師提醒,前列腺肥大需要長期調養,除了服用中藥外,也不可吃生冷瓜果,才能使病症獲得控制。前列腺肥大病人平常會有頻尿、夜尿和急尿的困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想減重卻沒動力?為了鼓勵民眾減重顧健康,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推出全民減重獎勵活動!只要年齡滿6-64歲、且BMI≧20kg/m2的台北市民即可報名參加!並在4月20日前上網報名,便有機會拿到價值新台幣1000-1萬元的商品提貨券和摺疊腳踏車等精美獎品。截至103年4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