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腦萎縮症患者別放棄治療 中西醫聯手改善生活品質

小腦萎縮症患者別放棄治療 中西醫聯手改善生活品質

【NOW健康 曾柏亨/新北報導】小腦萎縮症屬罕見遺傳疾病,患者發病時將逐漸喪失平衡能力,無法正常步行、說話困難、記憶力衰退。且隨著病情的加重,還會出現大小便失禁,最後癱瘓、無法行動,是現今醫界難治疾病之一。目前透過中西醫合併治療,已證實可有效延緩症狀惡化甚至好轉,至今受惠患者持續增加。

 

受惠者之一林先生,在家中排行老2,在40幾歲時發病,被迫離開職場,隨病程進展出現四肢冰冷、平衡感異常、不自主往前衝,只能藉由跨大步來穩住體態,以免於跌倒,還必須由家人攙扶方能行動,且經常眩暈、臉色潮紅,甚至連話也講不清楚。更糟糕的是,林先生晚上無法躺著睡覺,平躺時眩暈嚴重,必須墊3個枕頭方能降低眩暈感,才能勉強入眠,到最後只能坐著休息、打瞌睡,幾乎沒有生活品質可言。

 

收治該名患者的中醫師張賜興表示,林先生出身自小腦萎縮症家族,祖母帶有致病基因,生了4個孩子,在成年之後陸續發病。林先生的父親排行老大,結婚前行動就出現異樣,肢體障礙、走路搖晃,且往一邊傾斜,50幾歲即不幸病逝。

 

張賜興提到,林先生儘管罹病,但卻嗜吃油炸食物,導致皮膚狀況變差,全身持續冒出膿皰,更留下嚴重的痘疤,模樣有些驚人。由於眩暈嚴重又容易抽筋,身體僵硬,走路時須有人一旁扶持,行走模樣有如企鵝。林先生經友人介紹,今年8月開始接受中醫治療。持續4個月後,臉部潮紅症狀獲得改善,且終於可以躺在床上睡覺,儘管夜裡還是睡不好,但相較先前處境,林先生已經相當滿足。

 

目前西醫針對小腦萎縮症以支持療法為主,也就是症狀治療,給予維他命、神經促進劑以及Q10等,但治療效果極為有限;相較之下,傳統中醫卻能延緩症狀惡化,甚至可以好轉。

 

張賜興指出,中醫治療小腦萎縮症屬於多管齊下,包括膏藥外貼、鼻搐法、內服水煎藥物,再配合針灸、整脊治療、傷科推拿,屬全身性、全方位、多元化治療。藥膏貼在頸部,用來調理引導脊髓液的正常流動、排出體內毒素,進而讓整個人新陳代謝恢復正常。至於整脊治療、傷科推拿,則可調整頸椎、胸椎、腰椎等部位是否錯位,才導致患者眩暈、無法平躺入睡、身體僵硬等狀況。針灸及藥物則能調整五臟六腑,幫助血氣運行。

 

由於林先生的治療效果不錯,同樣罹患小腦萎縮症的妹妹情況又更嚴重,也開始接受中醫診治。妹妹剛開始口齒不清、走路容易跌倒、腰部受傷、坐骨神經痛、無法上床睡覺,經過中醫特殊療法,症狀獲得明顯改善,也不用再坐在輪椅上睡覺入眠。

 

張賜興強調,若民眾有疑似小腦萎縮症狀,且有家族病史,建議儘早尋求西醫,透過核磁共振、血液篩檢等檢驗方法來確診。如確診罹病,建議在治療上,可以嘗試中西醫合併療法,由中醫師根據冷熱虛實等不同體質,施以不同治療,調理體質,延緩或改善症狀,維持良好生活品質。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中醫學講究“五行、五氣、五臟、五味、五色”,他們彼此勾連,相互提攜,相生相剋。五行和諧與否直關身體運營,哪一項強了弱了都會出現相應的身體症狀,因此,了解機體五行是健康的必要。 火 屬火的時令:夏季 屬火的器官:心、小腸、舌 屬火的情志:喜 屬火的味道:苦味 屬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80歲老翁罹患淋巴癌第4期,必須接受化療,雖然治療效果好,但卻會伴隨強烈的噁心嘔吐副作用;原本預計每隔3週要治療,然而在第一次化療後,他一吃飯就吐,整天沒有體力臥病在床,第二次化療時已超過1個月以上。之後的化療他則是使用止吐貼片,而且從住院化療改成門診,治療後不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 冬季氣候乾冷,對於皮膚本來就是一大挑戰,加上現代女性工作忙碌,生活緊張,缺乏時間好好保養皮膚,等到察覺時,才發現自己臉上皮膚不再光滑,往往佈滿黑斑與皺紋。如何除斑、還自己細緻肌膚,現在成為許多女性關切的首要課題。 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除皺、除痘疤暨醫美中心主治醫師廖澤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日前避孕器缺貨引起有避孕需求女性的關切,紛紛前往婦產科門診詢問替代方案!開業婦幼診所副院長張建玫醫師表示,近來因傳統含銅避孕器缺貨而前來諮詢其他避孕方式的女性增加一成,對於哺乳期避孕、容易漏吃避孕藥的女性,她建議可以子宮內投藥系統來取代含銅避孕器,除了避孕效果高達99...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