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以為發展遲緩 男童竟是風濕性關節炎

以為發展遲緩 男童竟是風濕性關節炎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7歲的男童,1歲7個月大時突然無法走路,家長以為是發展遲緩,讓男童坐娃娃車直到5歲,開始就學卻無法寫字握筆,帶至就醫檢查,發現其雙側膝蓋、手腕、腳踝、腳趾等關節,發生肥厚增生合併纖維化,確診罹患幼年性特異性關節炎。

用藥治療 一星期能走路

馬偕兒童醫院兒童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高羽璇指出,該患者接受核磁造影檢查發現全身多處大小關節發炎,進一步抽血檢查發現類風濕因子偏高,確診為多關節型有類風濕因子的幼年性特異性關節炎。經由服藥1星期,關節疼痛明顯緩解,能夠走路、握筆寫字,目前持續用藥控制一年,不再發生關節疼痛。

年新增200名患者

高羽璇主任表示,幼年性特異性關節炎為自體免疫性疾病,也就是類風濕類關節炎,好發於16歲以下青少年,根據健保庫資料統計,發生率約為每10萬名中有5人,男女比較相當,平均確診年齡約10歲,推估每年約新增200多名患者。

及早治療免關節變形

高羽璇主任說明,此病有多種類型,其中以少關節型最常見,患者全身1至4個以下的大關節處,包括膝蓋、腳踝、手踝、手腕等部位,發生痠痛、疼痛及腫脹等症狀;若為多關節型,連手指、腳趾、肩關節等小關節都有發炎情形;全身型則會合併發燒、皮疹、肝脾腫大等,未及早治療恐造成關節變形,甚至增加罹癌風險。

藥物治療輔以復健 有效控制關節發炎

高羽璇主任強調,幼年性特異性關節炎以藥物治療為主,包括類固醇消炎藥、非類固醇類消炎藥、免疫製劑及生物製劑,同時輔以復健治療,可有效控制關節發炎,她也提醒患者應定期回診追蹤。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38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媽媽為什麼我寫字時,總感覺字在飛舞!」「有時還會覺得頭暈暈的,看沒幾頁就不想看了。」您家的小孩是否出現上述情形,當心是雙眼視覺的內聚功能出現異常所造成!專業驗光師蔡政佑表示,眼睛聚合力不足可能會引起學習困難,家長別掉以輕心,應及早留意孩子的眼睛健康。雙眼聚合力不足 視...

閱讀詳情 »

靜心・淨心》夏至到!夏季心臟病最怕「這四件事」兜在一塊…醫師傳授「養心」四秘訣 知名身心靈預防醫學專家,洛桑加參醫師出版《靜心・淨心:52周的修煉,一年後與完美的自己相遇》(時報出版)書中提到,六月二十一日陽氣極至、陰氣始至、晝長之至、日影短之至,故約夏至,炎熱的夏天正式來到。在傳統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長輩不出門怎麼辦?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陳志明物理治療師表示,許多長輩常因「退化性關節炎」、「肌少症」,腰膝疼痛,肌耐力下降,走不久也走不遠,不願出門,甚至難以接受身體衰退的事實,漸漸喪失了生活價值感。他呼籲家屬可尋求專家評估,透過輔具,甚至電動代步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59歲的詹先生有40幾年的吸菸史,每天至少要抽一包半的菸,108年11月因為心臟問題就醫放置血管支架,因此決定戒菸,經護理人員照會,透過大林慈濟醫院提供的完整戒菸服務與主動追蹤,加上自己的決心而順利戒菸,戒菸至今感覺走路已比較不喘,健康狀況獲得改善。抽菸問題危害大 致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