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以為青春期水腫發胖 竟是腎病症候群

以為青春期水腫發胖 竟是腎病症候群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名孩子嚴重水腫,父母一直以為孩子是因為青春期而發胖,直到小便量變少,才至醫院就醫。經醫師檢查後發現是腎病症候群。國泰綜合醫院社區護理組慢性腎臟病個案管理師曾寶玉指出,兒童的腎臟病容易被家長忽略,目前學校每年提供「學生健康檢查」,提醒家長當孩童例行尿液篩檢,發現有尿蛋白或血中肌酸肝指數異常時,務必帶孩童就醫做進一步檢查,學校也會發通知單請家長處理並繳交回條。

腎臟受損就無法恢復

兒童慢性腎臟病與成人慢性腎臟病一樣,一旦確定腎臟受損即無法恢復原來的腎臟功能,腎臟功能衰退都是緩慢漸進式的,而且症狀不易察覺。曾寶玉管理師提醒,透過驗尿、抽血瞭解腎臟健康狀況,早期發現問題且接受定期追蹤,同時配合藥物及飲食控制,減緩腎臟功能惡化速度。而兒童慢性腎臟病如果出現腎炎(血尿及蛋白尿)、泌尿道感染、遺傳性腎臟病(多囊腎)、先天性泌尿道異常、服用腎毒性物等就屬於高危險情況,得多加留意。

預防腎臟病小秘訣

新聞媒體也常報導,有些青少年因染上毒癮,長期吸食毒品,貪圖短暫的飄飄欲仙,卻將正值美好青春的生命,賠上自己的腎臟。曾寶玉管理師提醒,適當喝水,勿憋尿,避免尿道感染;均衡飲食,攝取適當蛋白質,避免大魚大肉;適度運動與維持理想體重;尋求正確的醫療用藥,不亂吃來路不明的藥;自我觀察異常尿液型態、定期健康檢查;若有糖尿病做好血糖控制,以預防腎臟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85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看牙醫肯定是不少人此生最大的難題,而提到「拔智齒」,更是令很多人膽戰心驚,即使沒有拔過智齒的經驗,但也聽過周遭朋友形容過拔智齒是多麼讓人痛不欲生的手術;究竟,智齒一定要拔嗎?智齒不一定要拔除 5狀況出現莫輕忽振興醫院牙科主任張鴻基表示,智齒通常有4顆,而這4顆智齒也不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道料理要好吃,除了食材本身外,其精髓更在於調味,舉凡沾水餃、滷肉、火鍋,或是替料理增添色澤,好醬油是不可或缺的元素;而隨著食安問題層出不窮,食藥署更依製程把醬油分成三種標示,若有標示不實者最重罰400萬元。究竟家家戶戶必備的醬油該如何挑,才能讓佳餚香味飄千里呢?醬油依...

閱讀詳情 »

排便不順的時候,有的人會想到吃益生菌來幫忙,但是,吃益生菌真的能緩解便祕問題嗎?什麼時候開始吃?要吃多久?以及要吃多少才有效,卻可能是一頭霧水。以下來看看科學實証的答案。 功能性便祕發生原因:腸道蠕動緩慢、壓力過大、飲食習慣不良 臨床上,出現「嗯」不出來、排便次數少、排便困難,或排便有不乾淨感、大便...

閱讀詳情 »

您一天刷幾次牙呢?相信絕大多數人只會在「起床後和睡覺前」乖乖刷牙,但對於併發牙周病機率是正常人2至3倍的糖尿病病友來說,這樣遠遠不夠!日本專家認為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患者,至少應達到「3、3、3+1」的潔牙目標,才能遠離牙齦出血、口臭等牙周病症狀,並且降低牙周病惡化導致掉牙的風險! 糖尿病是一種因胰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