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以為青春期水腫發胖 竟是腎病症候群

以為青春期水腫發胖 竟是腎病症候群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名孩子嚴重水腫,父母一直以為孩子是因為青春期而發胖,直到小便量變少,才至醫院就醫。經醫師檢查後發現是腎病症候群。國泰綜合醫院社區護理組慢性腎臟病個案管理師曾寶玉指出,兒童的腎臟病容易被家長忽略,目前學校每年提供「學生健康檢查」,提醒家長當孩童例行尿液篩檢,發現有尿蛋白或血中肌酸肝指數異常時,務必帶孩童就醫做進一步檢查,學校也會發通知單請家長處理並繳交回條。

腎臟受損就無法恢復

兒童慢性腎臟病與成人慢性腎臟病一樣,一旦確定腎臟受損即無法恢復原來的腎臟功能,腎臟功能衰退都是緩慢漸進式的,而且症狀不易察覺。曾寶玉管理師提醒,透過驗尿、抽血瞭解腎臟健康狀況,早期發現問題且接受定期追蹤,同時配合藥物及飲食控制,減緩腎臟功能惡化速度。而兒童慢性腎臟病如果出現腎炎(血尿及蛋白尿)、泌尿道感染、遺傳性腎臟病(多囊腎)、先天性泌尿道異常、服用腎毒性物等就屬於高危險情況,得多加留意。

預防腎臟病小秘訣

新聞媒體也常報導,有些青少年因染上毒癮,長期吸食毒品,貪圖短暫的飄飄欲仙,卻將正值美好青春的生命,賠上自己的腎臟。曾寶玉管理師提醒,適當喝水,勿憋尿,避免尿道感染;均衡飲食,攝取適當蛋白質,避免大魚大肉;適度運動與維持理想體重;尋求正確的醫療用藥,不亂吃來路不明的藥;自我觀察異常尿液型態、定期健康檢查;若有糖尿病做好血糖控制,以預防腎臟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85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國內新冠肺炎確診個案數達100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8日表示,新增23例確診當中(新增案78至100),分別為71例境外移入及29例本土病例,其餘皆是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維持1名死亡,22名解除隔離、其餘個案病況穩定,持續住院隔離中。 新增21例境外移入 2例本土個案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中報導】從事車床工的40歲張先生,即使罹患B肝與重度脂肪肝卻從未定期追蹤,加上長年來都未節制飲酒,日前酒過三巡後感到腹脹難耐,隔天緊急就醫。超音波檢查發現肝臟內有1顆腫瘤,確診為肝癌。所幸手術後至今1年半並無復發,再配合每天運動,脂肪肝也逐漸降為輕度,讓他對人生重燃自信。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武漢肺炎肆虐時刻,最好遠離疾病的方式,就是保持運動讓免疫力提升。不過對於習慣上健身房的民眾,在疫情影響下,可能相當擔心室內密閉空間,會增加感染的風險。但是已經繳了會費,到底該不該去呢?醫生建議,健身房業者應該會在門口針對進場民眾,進行體溫測量與手部消毒,並定期清理運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胃脹氣是現代人非常普遍的胃部毛病,最明顯的症狀是「上腹部飽脹感,常伴隨打嗝(或稱噯氣)或放屁。新竹馬偕醫院營養醫學中心主任暨胃腸肝膽內科主治醫師陳青富指出,上門求診的病人之中,十之八九會有「胃脹氣」的困擾,常常嗝氣,甚至自覺上腹部明顯外凸,擔心是不是長了「壞東西」而來就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