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任何年齡都恐猝死!20歲的她家中倒地 全靠這兩招保命

▲面對猝死病人,心肺復甦術(CPR)和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常扮演保命關鍵。(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猝死,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層!一名年僅20歲出頭年輕女性,在家中昏倒,幸運的是,家人就在一旁,等待救護車同時,立即施以心肺復甦術(CPR),當緊急醫療技術員一到,立刻裝上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進行除顫,在送到急診室途中就已恢復意識。醫師強調,學習CPR、熟悉AED是保命關鍵。

原來該名女子早在幾個月前,就因心悸不適到心臟內科求診,雖然沒有明顯的喘、胸悶等症狀,也無三高問題,但心電圖發現她有頻繁的心室性心律不整,心臟超音波也發現心臟功能較差,可能有猝死風險。

大林慈濟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李易達表示,由於家人早已做好心理準備,一見女子昏倒便趕緊做CPR,加上救護人員到達後使用AED,當下進行電擊除顫治療後,到達急診室時人已清醒且沒有不舒服,裝上植入式去顫器(ICD),同時調整藥物用量,數天後就順利出院,至今再沒有發生昏倒。

猝死不是老年人的專利,李易達強調,任何年齡層都有可能發生猝死,如果本身有三高疾病、曾經心肌梗塞、心衰竭、患有肥厚型心肌病變,或不明原因昏倒、家族有猝死病史等,都是猝死的高危險群。

李易達說,一旦出現胸悶、喘、心悸或昏倒,民眾就要趕快就醫,除此之外,每一個人都應該學會操作CPR和AED,萬一在公共場所遇上突發狀況,或是親人昏倒,能在危急時救人一命。

根據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資訊,心律不整而導致心跳停止的個案,如能在1分鐘給予電擊急救,成功率可高達90%,但只要每延遲1分鐘,成功率將遞減7到10%。而AED主要針對心室纖維性顫動(VF)、心室頻脈(VT)兩種致命的心律不整做電擊除顫治療,所以AED分析正常人的心律後是不會建議電擊的。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普遍民眾都有碰過臉上長痘痘的經驗,一般人通常會認為擦藥或是將痘痘擠出來就好,有的民眾甚至還會放著不管,等痘痘自己消下去;但就有一名熟女患者,臉上長出1顆大痘痘,居然1個多月過了都還沒消失。她只好到醫院就診,最後才發現,原來這可不是簡單的青春痘,而是罹患了皮膚癌! ▲高雄一名熟女臉...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進口食品又見食安風險!食藥署今(10)日公布最新一波的邊境查驗不合格名單,不僅法國進口的大品牌「PRESIDENT卡門貝爾乾酪」檢出大腸桿菌超標11倍;一款自中國進口的「冷凍奇力魚」更赫然檢出含致癌禁藥,有致癌風險的還原型孔雀綠達0.5ppb。所幸全數依規定退運或銷...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台12至22歲低收及中低收入戶學子免費配鏡公益活動今年邁入第10年,衛福部今(10)日宣布正式開跑,今年全台符合資格弱勢學子共有1007人,只要憑簡訊通知、攜帶學生證就能在11月至12月期間,免費配鏡,今年衛福部更是首度與德國知名眼鏡品牌「ic! berlin」合作...

閱讀詳情 »

身體僵硬痠痛,讓人心情「阿雜」 你是否常肩頸僵硬、腰痠背痛,做事情沒有活力?想要改善這個情況的話,讓我們先來找出原因,你平常是否有姿勢不正的問題?事實上,身體大部分的僵硬與痠痛問題都是姿勢不良造成的。例如長時間低頭滑手機、盯著電腦或看電視時維持同一個坐姿太久等等,長期下來,身體不向你提出抗議也難。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