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有影】陰囊、陰莖隱痛難耐! 熟男竟是體內「石頭」作怪

▲結石卡在不同位置,可能引發身體不同部位的反射痛。(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下體疼痛難耐,竟是體內有「石頭」在作怪!門診有40歲出頭男子,陰囊、陰莖突然開始一陣一陣的隱隱發痛,但既沒撞擊到,近期也沒有騎腳踏車,擔心自己是不是「整組壞光光了」急忙就醫,醫師一驗尿、X光檢查才發現其實是結石卡在輸尿管上端出現的反射痛;相同狀況也常見發生在女性陰唇內側跟尿道口。

研究指出,台灣結石發生率約占人口的5%,男多於女,且好發於20到50歲之間。值得注意的是,氣候也會影響結石的發生率,溫度上升,氣壓偏低時,發生機會增加。

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表示,每年7月、8月都是台灣結石發作的最高峰,相較於平常,求診患者人數可以高出3成之多,若跟最冷的天氣時期相比,甚至可以高出6成。

結石卡在不同位置,症狀也不同。周固指出,結石卡在輸尿管上端,除血尿之外,還會引起劇烈、陣發性的腰痛,有時會併發反射痛出現在下體;卡在輸尿管中段會引起腰痛、腹痛,且疼痛位置會隨著結石下移而改變;如果卡在輸尿管末端與膀胱連接處,因膀胱持續受刺激,會產生尿意感,出現急尿、頻尿等症狀。

結石引起的疼痛,醫師提醒,在改變姿勢時,疼痛感不會消失,有時連止痛針劑也不一定能緩解痛感,且罹患過一次結石之後,若沒適當預防一年內有1成會復發,5年內有3成5,超過5年則有4到5成會再發生。

周固表示,輸尿管中有3個較狹窄處易阻塞結石,分別是輸尿管上端與腎盂交接處、輸尿管中段與腸動脈交叉處及輸尿管末端與膀胱連接處,當輸尿管完全阻塞超過3周,會造成不可逆的腎功能傷害,且泌尿系統有細菌感染、結石阻塞時,就有菌血症、敗血症的風險,應儘快解除,而預防結石平時應多喝水,可觀察尿液顏色,水量足夠時應為淡黃色,一旦顏色變深,就應增加水分補充量,特別是運動或在戶外活動之後,流汗過多時,應多補充水分,讓尿量增加至顏色清澈狀態。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北又見群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公布國內新增1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6例本土及3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例死亡。新增個案以新北10例最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點名新北比較多是因為出現一個群聚事件,但已很快匡列、隔離及採...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李文成 王聿瀠 李新琳/台北報導 鴻海、台積電、慈濟購買要捐贈給政府使用的BNT疫苗,有最新進度!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日表示,食藥署已經把緊急授權使用(EUA)公文完成,他下午就會簽核,「大家現在在努力的是希望把製造的排程盡速完成」...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李文成 王聿瀠 羅偉哲 李新琳/台北報導 東京奧運台灣選手表現傑出,最新已經奪下2金、4銀、4銅的最佳成績,不少結束賽程的奧運英雄們已經陸續返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日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上就主動點名想找奧運英雄們來代言防疫,至於最想找哪一位選...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李文成 王聿瀠 羅偉哲 李新琳/台北報導 死亡+0!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日公布國內新增1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2例本土及2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新增確診個案分布以桃園市5例為最多,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