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低血糖常發生在糖友身上 醫:但不限於糖尿病

低血糖常發生在糖友身上 醫:但不限於糖尿病

【NOW健康 傅婷/台北報導】有過低血糖經驗的人都認為是場夢魘,可能引發心悸、手抖、冒汗、飢餓、頭暈、注意力無法集中、意識混亂、行為改變、昏迷、抽搐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死亡。醫師指出,低血糖雖然為糖尿病患者常見的急性併發症,不過也有少數非糖尿病患者可能會罹患如器官衰竭、敗血症、營養不足等,因此有類似症狀務必找出病因,遠離低血糖惡夢。

 

1名身高167公分,體重55公斤,體型偏瘦的55歲男性,由於食慾不振伴隨噁心、嘔吐及倦怠感而就醫,進行抽血檢查後發現有低血鈉情形,因情況危急而緊急住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郭雅雯表示,該患者合併低血鈉以及低血糖,進一步進行內分泌相關檢查,結果為泛腦下垂體功能不足,核磁共振顯示為空蝶鞍。透過補充類固醇以及甲狀腺素後,不僅顯著改善低血糖的狀況,體重也上升至63公斤,目前持續於門診治療中。

 

空腹血糖值一般定義為不低於70mg/dL,但有時候正常人的血糖值也可能低於這個數字,目前醫界認為只要血糖值低於55mg/dl,且出現不適症狀,但血糖上升後症狀又緩解,便可視為低血糖症。最常見的低血糖原因為糖尿病藥物所引起,例如:施打胰島素或服用降血糖藥後未進食;在激烈運動後,未補充醣分或是藥物劑量過重,只要調整藥物以及生活習慣,即可改善。

 

如果是其他原因所造成的低血糖,則有不同治療方式,以上述患者為例,因為泛腦下垂體功能不足導致荷爾蒙缺乏,引發食慾不佳、噁心嘔吐、倦怠、低血糖與電解質不平衡等現象,只要補充荷爾蒙,低血糖便不再發生。

 

郭雅雯說,低血糖常發生在接受治療中的糖尿病患者,但如有器官衰竭、敗血症、營養不足、荷爾蒙缺乏、胰島素瘤等情況,也可能引發致命的低血糖,如有相關症狀,應至新陳代謝科門診諮詢。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新北市政府衛生局日前針對80件市售豆製品進行抽驗,檢驗結果有3件產品不合格,檢驗項目包括防腐劑、殺菌劑、甜味劑及皂黃。目前已要求業者下架,並函送來源地衛生局追辦,違規業者恐因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而遭罰鍰。新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長林冠蓁指出,過氧化氫,俗稱雙氧水,具有殺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臺北醫學大學與中央研究院合作,在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設置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 (Taiwan Biobank)研究站;該資料庫預計收案30萬筆人體生物資料,並將針對本土常見疾病進行大規模的世代研究,以了解台灣人常見疾病的致病因子和機轉,期能找到疾病預防策略。臺灣人體生物資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重複做同樣的動作,容易讓人失去耐心和動力,也因此對許多有動作障礙的病人來說,「復健」是一條必須卻又漫長的路。雙和醫院復健科特別開闢香草花園課程,免費提供有興趣的復健科病人,以栽種香草植物和製作香草工藝的方式,增強復健效果。一名50多歲的莫小姐,在參加香草花園課程之後,不但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締造連吹250把口琴的世界紀錄保持人張筑婷,是第一型糖尿病患者,曾因血糖機「失準」,差點過量施打胰島素,而危及性命。她說,曾經有次感覺血糖低,但用血糖機測量卻是高血糖,所幸使用不同的機器測量,果然是低血糖。「如果當時沒有重覆確認而誤打胰島素,可能造成昏迷,必須送醫急救。」張...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