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低血糖常發生在糖友身上 醫:但不限於糖尿病

低血糖常發生在糖友身上 醫:但不限於糖尿病

【NOW健康 傅婷/台北報導】有過低血糖經驗的人都認為是場夢魘,可能引發心悸、手抖、冒汗、飢餓、頭暈、注意力無法集中、意識混亂、行為改變、昏迷、抽搐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死亡。醫師指出,低血糖雖然為糖尿病患者常見的急性併發症,不過也有少數非糖尿病患者可能會罹患如器官衰竭、敗血症、營養不足等,因此有類似症狀務必找出病因,遠離低血糖惡夢。

 

1名身高167公分,體重55公斤,體型偏瘦的55歲男性,由於食慾不振伴隨噁心、嘔吐及倦怠感而就醫,進行抽血檢查後發現有低血鈉情形,因情況危急而緊急住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郭雅雯表示,該患者合併低血鈉以及低血糖,進一步進行內分泌相關檢查,結果為泛腦下垂體功能不足,核磁共振顯示為空蝶鞍。透過補充類固醇以及甲狀腺素後,不僅顯著改善低血糖的狀況,體重也上升至63公斤,目前持續於門診治療中。

 

空腹血糖值一般定義為不低於70mg/dL,但有時候正常人的血糖值也可能低於這個數字,目前醫界認為只要血糖值低於55mg/dl,且出現不適症狀,但血糖上升後症狀又緩解,便可視為低血糖症。最常見的低血糖原因為糖尿病藥物所引起,例如:施打胰島素或服用降血糖藥後未進食;在激烈運動後,未補充醣分或是藥物劑量過重,只要調整藥物以及生活習慣,即可改善。

 

如果是其他原因所造成的低血糖,則有不同治療方式,以上述患者為例,因為泛腦下垂體功能不足導致荷爾蒙缺乏,引發食慾不佳、噁心嘔吐、倦怠、低血糖與電解質不平衡等現象,只要補充荷爾蒙,低血糖便不再發生。

 

郭雅雯說,低血糖常發生在接受治療中的糖尿病患者,但如有器官衰竭、敗血症、營養不足、荷爾蒙缺乏、胰島素瘤等情況,也可能引發致命的低血糖,如有相關症狀,應至新陳代謝科門診諮詢。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吳先生週末夜晚參加朋友宴會,一夜狂歡喝醉酒後,回家和女友倒頭就睡,一覺到天亮。隔天早上起床,發現左側手腕無法舉起、伸直,觀察整天還是沒有恢復,星期一趕快到復健科就診,發覺患「週末夜麻痺症候群」。以手就枕壓迫橈神經 導致「週末夜麻痺症候群」郭綜合醫院復健科主任陳柏宏說明,橈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劉瓊雯報導)為保障病人用藥權益,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與食品藥物管理署聯手建立用藥品質防護機制,透過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新增「疑似藥品療效不等」欄位,提供醫師或藥師點選,未來醫事人員可以在健保雲端藥歷查詢頁籤,針對病人反映使用同成分、同劑型、同劑量藥品療效不等之情形進行通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傳統心臟瓣膜手術是經由體外循環與胸骨切開手術來進行,科技進步發展出經導管的主動脈瓣置換微創手術,大幅降低開心手術的風險;奇美醫學中心去年底成立了「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簡稱TAVI)」」團隊,且已成功完成四個案例。主動脈瓣狹窄  心衰竭隨之而來主動脈瓣位於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戒毒過來人述經歷!臺南市政府毒品危害防制中心於今年度推動「介穩講師培力巡講計畫」,邀請過去曾是吸毒者,但目前已戒毒並有穩定生活、工作及有和諧的家庭關係,且願意及有能力分享自己戒毒歷程作為師用毒品人的借鏡,經培訓成為介穩講師,期能堅持理念而不輕言放棄,傳遞正面能量。親子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