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臺灣人體資料庫進駐北醫 預計收案30萬筆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臺北醫學大學與中央研究院合作,在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設置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 (Taiwan Biobank)研究站;該資料庫預計收案30萬筆人體生物資料,並將針對本土常見疾病進行大規模的世代研究,以了解台灣人常見疾病的致病因子和機轉,期能找到疾病預防策略。

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是國內建置的第一個大型生物資料庫;臺北醫學大學校長閻雲強調,醫療首重預防,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可以蒐集健康及病患的檢體,分析出疾病罹患原因,再找出預防之道及治療方法,未來可為國人的健康把關。

中央研究院副院長陳建仁表示,十年前推出人體生物資料庫時,社會普遍擔心個人隱私可能受到衝擊;經立法嚴格把關後,個人隱私已可獲得確保,如果當事人覺得不妥,任何時間點都可主動退出。

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預計要收案30萬筆人體生物資料,其中20萬名是30-70歲的健康民眾,10萬名則為特定疾病的患者;資料庫並將提供國內學者專家申請使用,以期能解開各種疾病的致病機制,並找到最適宜的治療方式。

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執行長沈志陽表示,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10年內將投入近70億元經費,預計蒐集並進行研究的疾病包括肺癌、胃癌、大腸直腸癌、乳癌、腦部腫瘤、心血管疾病、肝炎、腎臟病、腦外傷、阿茲海默症、子宮內膜異位症、氣喘、糖尿病及腦中風等。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69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位78歲男性,一年半前被診斷出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小淋巴球性淋巴瘤)第二期,經過化學治療及類固醇治療後痊癒。日前電腦斷層追蹤時,發現縱膈腔及兩側肺門淋巴結腫大,肝臟也有許多腫塊,懷疑淋巴癌再發;在接受氟18去氧葡萄糖的正子/電腦斷層造影,以及大腸鏡及切片,確定為大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台灣高齡化趨勢已難以逆轉,當照顧者兼顧工作及照料孩子責任時,在照顧患者上更是一場長期抗戰!根據研究指出,與沒有失智者配偶的老人相比,照料著剛被診斷阿茲海默症或相關失智症患者的老年照顧者,較容易出現持續性憂鬱症狀。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醫師賴德仁指出,尤其若為老老照顧...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高危險妊娠的發生率隨著台灣產婦高齡化的趨勢逐步增加,每10位孕婦就有1位屬於高危險妊娠。婦產科醫師指出,「高危險妊娠」是指懷孕過程中,母體或胎兒有潛在性危險,可能會造成胎兒異常、損傷或死亡,或影響母親的健康與生命的安全。「高危險妊娠」特別會造成胎兒早產、體重過輕、先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曾在過節時收到許多保健食品嗎?若平時已有定期需服用的藥品時,應先了解保健食品與藥品的成分以及疾病控制情況,必要時則可進一步諮詢醫師。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廖玲梅藥師指出,不要因為怕忘記服用藥物以及保健食品,乾脆全部一起服用,小心不僅無法達到功效,也可能產生交互作用。糖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