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低視能無法自理? 行動醫療可協助

低視能無法自理? 行動醫療可協助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彥君報導)

北市一名年過八十的張爺爺近年來因為黃斑部病變,導致兩眼視力只剩下0.1,不但無法自理生活,更無法從事最喜歡的報紙閱讀。至醫院求診後,經過詳細的評估及訪談,終於成功透過整合性窗口申請到身心障礙手冊,並取得了擴視機,才重拾閱讀的樂趣。

視力變差不敢出門 恐生憂鬱與社交退縮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黃勝堅總院長表示,根據衛生福利部2016年統計,全臺請領視障手冊共57,085人,約占總人口數的0.24%,其中臺北市有6,241人。但事實上,低視能人數卻遠大於領有視障手冊人數。黃勝堅表示,許多民眾都因視網膜病變、黃斑部病變或是青光眼等造成低視能,有些病友甚至因視力變差,不但連走出家門都成問題,還有憂鬱和社交退縮等情況發生。

整合性窗口 快速檢查並接受照護

低視能的患者必須及早治療,但許多高齡長者卻常因行動不便,而難以到醫院就診,因此,北市聯醫與工研院合作研發「一只皮箱」的行動醫療服務,深入社區提供視力檢查,同時成立視覺復健中心整合門診,使行動不便的長者除了能就近檢查之外,也能接受完整照護。

年齡增長罹患眼疾 溝通及行動力將喪失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副總院長翁林仲提醒,隨著年齡增長,罹患退化性眼疾的機會便會大增,常見包括遺傳造成的色素性網膜失養症(夜盲症)、糖尿病造成的視網膜病變、高度近視導致的黃斑部病變及視網膜剝離等,都會讓原有良好的視力逐漸或瞬間惡化,使人喪失溝通能力及行動力。

專業協助低視能病友 仍能自主生活

不過,眼科部主任蔡宜倫強調,低視能的病友並不是雙眼完全沒有光覺,只是惡化的視力需要仰賴旁人照護,才因此漸漸喪失自尊心與自信心。蔡宜倫主任表示,其實只要經過專業的協助,並使用適合的輔具,學習了新的生活技巧,低視能病友還是可以重建自主的生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25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一開始只是躺下摸到肚子有硬塊,我以為只是便祕,也沒有其它不舒服,沒想到竟是卵巢癌第3期……」35歲小庭(化名)回憶確診後,自己上網搜尋了很多資料,看見其他癌友經驗分享卻讓她更添焦慮,雖然醫護人員在治療前期,都會說明治療流程,但是一堆醫學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019年全球爆發的新冠肺炎(COVID-19)肆虐全球,至今已有超過2億人感染,450萬人死亡。臺大醫院自2020年1月收治第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患,之後的一年裡,臺灣力守防疫陣線,然而五月的疫情遽起,再次肩負起診治的重責大任。新冠肺炎重症 復健需求不容忽視有些個案不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今年七月健保有條件納入血癌標靶藥給付,嘉惠無法接受高強度化療的血癌病人,同時減輕經濟負擔。66歲沈女士白血球、血小板偏低及貧血,年初骨髓切片檢查確診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就是俗稱的血癌。血癌標靶藥物昂貴 病患負擔沉重沈女士為了控制病情,採用自費BCL-2抑制劑口服標靶...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4)日衛福部食藥署通報,重症肌無力治療藥物「美定隆糖衣錠60公絲」外包裝錯誤,經發醫事單位通報檢舉,食藥署要求限期10月13日前全面回收。 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洪國登表示,接獲醫院通報,發現藥商竟把「美定隆糖衣錠60公絲」的紙盒包成同工廠生產、包裝相似的安眠藥「當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