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何壽川首度分享抗肝病心情│今周刊

何壽川首度分享抗肝病心情│今周刊

撰文/張舒婷

所謂「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這句話完全是何壽川當時的寫照。他確定罹患B型肝炎後,陰霾隨即籠罩整個何家,「孩子受到很大的影響。」

何壽川首度分享抗肝病心情│今周刊

十一月底,永豐餘集團總裁暨永豐金控董事長何壽川接受《今周刊》專訪,受訪前十五分鐘,他還寫信給工研院院長翁啟惠,剖析自己對農業政策的見解;受訪過程中,不到七十歲的他臉色紅潤、笑聲爽朗,不禁令人想到「人生七十才開始」這句話。

這也讓人更難想像,二十一年前的何壽川,雖然正值壯年,身心狀態卻與現在呈強烈對比。

噩夢 壯年巔峰期罹肝炎

何壽川於一九九○年申請到美國艾森豪獎金;九二年,他的大兒子何奕達(現任永豐餘集團旗下捷比達董事長、元太科技代理董事長)正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碩士,二女兒何奕佳(現為永豐餘生技總經理)也剛赴美念中學。子女的學校活動幾乎都是他代表出席,三天兩頭就搭機往返台、美,也輕忽了身體的警訊,「當時只是覺得,好像有一點累。」

當年對永豐餘集團來說,也是擴張事業版圖至關緊要的一年,旗下子公司元太科技正式成立,是台灣第一家進入TFT-LCD(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領域的企業。對於當年四十七歲、人生正在巔峰期的何壽川來說,九二年卻是噩夢的開始。

何壽川有定期抽血檢查的習慣, 一天,新的抽血檢驗報告甫出爐,原以為和過去的例行報告一樣一切正常,不料他看到數據,發現肝的部分很不對勁。

「當時我還不敢給太太看(報告)!」何壽川私下請一位交情較好、擔任內科醫生的老同學幫忙「鑑定」,對方看了報告,確定為B型肝炎後,只回他一句話:「你怎麼會在這裡?還不趕快進醫院!」

就這樣,當天他不敢有絲毫耽擱,馬上住進孫逸仙醫院(現為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儘管醫生判定他的病情不甚樂觀,他還是抱持一絲希望:這次如同以往一樣,只要多休息幾天就好了。

但事與願違,他強烈感受到自己的身體正向他發出前所未有的抗議,「我一進醫院就感覺到非常累,而且連一點點食欲都沒有。」

「真的是想都沒想到(會生病)!而且我不知道,為什麼會這麼嚴重?」一來讓何壽川不能接受的是,肝病挑在他人生精華階段、事業轉型關鍵期發作;二來自己不菸不酒,作息正常,怎麼落得如此下場?

扶持 全家人齊對抗病魔

所謂「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這句話完全是何壽川當時的寫照。他確定罹患B型肝炎後,陰霾隨即籠罩整個何家,「孩子受到很大的影響。」

何奕佳回憶起那一段時間,對於父親滿是心疼。當時年僅十四歲的她,一聽到父親罹重病,毅然決定回台灣陪爸爸一個學期,「老實說,當時只想多陪陪他,比較沒有遺憾,因為病情能不能穩定,我們都不知道。」於是她獨自一人向校長說明家中情況後,立刻飛回台灣。

談到媽媽張杏如,何奕佳也是不捨,她可以想像,媽媽得知父親生病時,心裡一定很慌張,「有些女性碰到家人生病,唯一的反應可能只有害怕,但媽媽為了不讓家人擔心,始終相當堅強。」

家人成為何壽川罹病期間,最難以承受的甜蜜負擔,「每次報告出來後,如果結果差一點,就偷偷收起來,怕家人看到。」不過,也因為如此,家人成為他克服病魔的最大動力,「我心裡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但會提醒自己:真的不能出事,要改變對生命的態度,否則不知道家裡怎麼支撐下去。」

「生病,真的是一個生活的大解構。」何壽川和何奕佳都認為,對抗病魔前期,全家一同經歷一段苦行僧一般的生活。

肝病病患照顧身體,首重飲食簡單、營養,「肝病有復元機制,前提是一定要徹底休息,不要把毒物再往裡面擺,以免肝臟還要清理,如此才能再生得更好。」何壽川說。

談到飲食控管,何壽川最感謝夫人張杏如始終悉心照料他的生活作息和營養,「每次到醫院做檢查,許P(主治醫生許金川)都是向我太太交代事項;若結果差一點,我太太又不在,他就會問『你太太怎麼沒來?』」

何壽川生病前,最喜歡和太太品嘗大閘蟹,以往每年都要去香港吃上一回,但得病後,蟹肉這種性寒的食物,他自然不能吃了,太太也跟著少吃許多。何奕佳也讚許母親:「媽媽真的把父親照顧得很好,而且是很有系統地處理所有細節,從不假手他人。」

此後,何壽川幾乎餐餐吃燙青菜,其他食物也不鹽、不油、不加調味料,「這對我來說不難做到,因為沒什麼食欲,自然就吃得少了。」不過,貼心的何奕佳捨不得父親一直吃清淡食物,「怕他一個人吃這些,覺得自己很可憐,所以就和他吃一模一樣的東西。」

《今周刊》本期精彩全文推薦與獨家圖文誌
賈永婕:小孩在哪,我在哪!
你是脾氣暴躁的炸彈人嗎?

【原文刊載於《今周刊》885期,更多精采內容請上《今周刊》官方網站;《今周刊》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台南市今天零確診,針對安南區8人家庭群聚事件,衛生局長許以霖表示,調查發現,一名親密接觸者PCR陰性,抗體呈現陽性,代表曾染疫,但已痊癒,正在追查他的足跡釐清感染來源。台南市安南區發生8人確診的家庭群聚事件,市府今天在安南區一處社區和果菜市場設立篩檢站,附近攤商及市民非常踴躍,預估3天可篩檢4000...

閱讀詳情 »

北農爆發確診感染,台北市議會財建委員會28日要求四大公司、台北市產發局、市場處等相關局處備詢,針對北市議員林穎孟詢問北農最早感染來源,北農總經理翁震炘回應,「曾到萬華茶室聚餐」。針對北農快篩專案,台北市衛生局指出,目前共有5070人篩檢,其中29人快篩陽性、36人PCR陽性,自5月疫情爆發以來,迄今...

閱讀詳情 »

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本土疫情持續,今日新增60例本土個案,是3級警戒發布以來新低。外界關心7月12日疫情3級警戒期滿是否會解除,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要看大家的遵從度,指揮中心會參考WHO及國外的情形跟專家討論,目前是朝這樣的規劃進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午舉行嚴重特殊傳...

閱讀詳情 »

【報新聞/曾沛騰/新竹縣報導】台灣累積COVID-19的確認個案已經超過上萬例,陸陸續續有許多國人確診出院、或是離開防疫旅館返家休養,然而,在身體幾乎驗不到病毒,傳染他人的風險已經微乎其微之後,這些個案是否有留下任何後遺症呢?中國醫藥學院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醫師姜學斌提醒大家,即使已經返家之後,仍要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