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你只認識新冠疫苗?成人也要定期接種「這些」疫苗!

你只認識新冠疫苗?成人也要定期接種「這些」疫苗!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新冠肺炎肆虐全球,死亡患者中超過9成5是45歲以上族群,專家推測「免疫力」為關鍵。50歲起免疫系統會隨年齡增加而變弱,疾病感染風險也可能上升,今年五月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後,成人疫苗的重要性也再次被提起,知名診所院長羅源彰醫師表示,50歲以上長者,視個人狀況定期接種成人疫苗成為一種預先投資健康的方式。

年紀越大免疫力越衰退 染病嚴重程度翻倍!

50歲以上年長者族群,因其T細胞、記憶細胞等免疫細胞功能性衰退,無法正常對抗外來病毒及細菌,感染疾病後病狀可能更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增加醫療支出,甚至有機率增加罹癌風險。

羅源彰醫師表示,一般小朋友呼吸道感染可能發燒、咳嗽,沒幾天就痊癒,但同疾病在不同年齡患者身上會有不同病狀,年長者呼吸道感染有更高機率引發肺炎,甚至可能因感染而死亡。

疫苗非小孩專利! 抗體效用隨時間下降應施打追加劑

許多人會認為自己小時候打過疫苗,便終身沒有感染該疾病的煩惱,但事實上以B型肝炎為例,幼兒期曾施打B肝疫苗的民眾,有高達70%在20歲時已測不到B肝抗體。

對此,羅源彰醫師解釋,抗體效用會隨時間消退,疫苗保護力不是永久的,成人應施打追加劑才能讓身體重新認識病毒特徵,活化抗體後再次產生保護力。

我適合施打那些疫苗? 依生活環境、接觸族群來判斷

如不確定自己應該接種哪些疫苗,可依照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於官網公佈的成人預防接種建議時程表,此表以各年齡族群提供「建議接種疫苗」,以及「如需前往感染病高風險地區,或有特殊感染風險族群可依建議接種之疫苗」。

羅源彰醫師提醒,民眾應審視自身情況,包含生活環境、接觸族群,來決定應該施打什麼疫苗。例如台灣過去是B肝高風險地區,就建議接種B肝疫苗;家中有嬰兒,因嬰幼兒感染百日咳恐有致命風險,其家人及照顧者就建議接種破傷風、白喉與百日咳三合一疫苗。

「與其生病後再來做治療,不如第一關就把它阻絕在外」,羅源彰醫師呼籲,目前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有公佈九種成人預防保健疫苗,尤其年長者可透過接種疫苗來提升自身主動免疫能力。目前多數小兒科、部分耳鼻喉科、家醫科都能預約施打成人疫苗,如民眾有需求可多加利用。

接種疫苗、健康飲食與規律運動為預防疾病的措施之一!若有醫療及疫苗接種相關問題,請務必諮詢醫護人員。

【延伸閱讀】

精準醫療台灣肝臟移植手術領先全球 放射科如同「肝臟移植領航員」

特發性肺纖維化成因不明 醫點名「這些」高危險群!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93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一談到冠狀動脈狹窄、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許多人多半想到的是胸悶、胸痛症狀。國泰綜合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楊佳穎指出,部分冠狀動脈狹窄患者會感覺胸口有灼熱感,並誤以為是胃食道逆流,也有患者是以牙痛、左肩痛、下巴痛等形式呈現,當這些症狀加劇,即使休息也沒有好轉,建議到醫院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又見殺子案件 家扶呼籲還給孩子生存的權利台南市發生疑似母親餵食藥物再勒死昏迷幼子後上吊自殺事件。家扶基金會何素秋執行長表示,每位兒童俱有生存權利,是獨立個體,並非父母的財產;殺子後自殺,是兒童虐待中最不可挽回的悲劇!兒虐致死案例 每年不斷攀升依據衛福部數據統計,在兒少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心臟病患天熱胸悶痛 應盡快就醫檢查夏天天氣炎熱,除了嚴防中暑,若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也要多注意,因高溫容易使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這時心臟負擔變大,加上夏天流汗時,身體水分蒸發使血液變濃稠,這時就可能出現冠狀動脈或腦血管堵塞;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指出,嚴重時甚至可能引發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乳房術中放射治療」(IORT) 是乳癌放療之重大突破,由於此治療技術引進國內至今僅5年左右,故仍有些醫療人員對此技術不甚熟悉,於網路上發表與國際研究相左之看法,因此特別請教台北振興醫院放射治療科主任王崇義醫師,有關於「乳房術中放射治療」(IORT)之正確觀念,讓民眾能夠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