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你吃下了多少基因改造食品?破解2個網路以訛傳訛的基因改造流言....│幸福文化

你吃下了多少基因改造食品?破解2個網路以訛傳訛的基因改造流言....│幸福文化

你吃下了多少基因改造食品?

你吃下了多少基因改造食品?破解2個網路以訛傳訛的基因改造流言....│幸福文化

台灣目前允許進口的基因改造食品原料為黃豆、玉米、棉花及油菜。黃豆和玉米或許是大家較為熟悉的基因改造作物,但「棉花」和「油菜」多半會讓人連想到衣服織品及黃澄澄的油菜花田。四大進口基因改造作物與日常生活飲食有何關係?端上餐桌吃進肚腹的基因改造食品又有哪些?從下圖或可一窺究竟。

你吃下了多少基因改造食品?破解2個網路以訛傳訛的基因改造流言....│幸福文化

基改疑問追追追

近幾年,台灣發生多次黑心食品事件,民眾經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食安風暴,
氣憤與焦慮之餘,也只得自嘲:當學生時,上化學課看到化學式就頭痛,沒想到
現在對於三聚氰胺、萊克多巴胺、順丁烯二酸這種寫成中文字也看不懂的名詞,
竟然琅琅上口。

基因改造科技是全球最具爭議性的話題,它牽涉到人體健康、生命科學、基因
工程、生態平衡、科技風險與環境倫理等等。由於和每人的飲食生活極為相關,
在台灣也越來越獲得重視。

然而每當出現食安事件,媒體與電子網路總會鋪天蓋地的傳播各式言論,如何
判斷真偽與準確性,是必須要學習的功課。國際間,有關基因改造食品對人畜健
康影響的研究仍持續發展中,全球科學家對此「尚未有定論」,是目前較為負責
任的說法,因此資訊過於紛雜自是不可避免。

法規定義、科學名詞解釋、查詢系統教學等,較為枯燥的基本功夫已在其他章
節介紹過,可視為重要的參考知識。所謂謠言止於智者,本章應用上述基礎知識和目前全球較無爭議的共識,來一一分析破解常見的基因改造流言。

1. 台灣的甜玉米和紫心地瓜都是基因改造作物?

你吃下了多少基因改造食品?破解2個網路以訛傳訛的基因改造流言....│幸福文化

這是一個讓人印象非常深刻的流言。

二〇一五年四月的某個周末上午,突然有位朋友用臉書私訊傳了一個問題,她
說Line 上的群組朋友都在轉傳這個訊息,問我是真是假?當下我先用手機簡單的
回覆幾個判斷標準,馬上又有一位朋友敲我。當我正碎碎念這是哪來的小道消息
時,第三位朋友出現了,又提了一模一樣的問題。

首先從台灣部分開始說明。依《植物品種及種苗法第五十二條》及《基因
轉殖植物田間試驗管理辦法》,台灣目前尚未核准任何基因改造作物的商業化種
植,所以紫色地瓜和甜玉米只要是台灣種的,至今仍無須擔心基因改造的問題。
其次,第二章中列出種植基因改造作物的二十八個國家和種植基因改造作物的
種類,包含黃豆、玉米、棉花、油菜、甜菜、苜蓿芽、木瓜、番茄及甜椒。地瓜(番薯)不在這些品項當中,更別說紫心地瓜了。事實上,目前全球根本沒有開發這項基因改造作物品項,所以關於基因改造紫心地瓜的流言可說是以訛傳訛。

那麼,牛番茄或彩色玉米是不是基因改造作物呢?答案也是否定的!上述兩項品種來自傳統育種的結果而非基因改造產物。

 

2. 聽說有黑色肚臍的就是基因改造黃豆,真的嗎?

對於期望靠肉眼分辨是否吃到基因改造黃豆的民眾來說,以下這則基因改造黃豆的流言可以說最為悠久。前些日子到市集逛逛,販賣本土雜糧的年輕攤商拿著一包標示為花蓮非基因改造的黃豆推銷,並特別強調是非基因改造,「基因改造的豆子上會有黑黑的點...」她這麼說。

看圖說真相,用照片來解釋最清楚。

所謂的「黑肚臍」指的是大豆種臍部分顏色較深,多為深深淺淺的褐色,對照黃白或略帶青白的種皮,看起來就像是圓圓的肚子上的黑色肚臍。

 

你吃下了多少基因改造食品?破解2個網路以訛傳訛的基因改造流言....│幸福文化

本文摘自幸福文化《餐桌上的危機:基改食物大解密,靠自己的力量吃出安全的三餐》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讀書共和國》官方網站;《幸福文化》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台大醫院一名非醫療工務室員工昨日出現發燒症狀,採檢後呈現陽性,其他辦公室36人採檢,9人快篩呈陽性。台大醫院副院長王亭貴上午緊急召開記者會,強調並非院內感染。臺大醫院企業工會也發出4點聲明,呼籲切莫責怪任何人、用防疫破口的方式指責任何對象。台大醫院非醫療工務室員工昨日出現發燒症狀,採檢之後呈現陽性。...

閱讀詳情 »

近期疫情持續爆發,昨(1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增240本土確診案例,先前亞東醫院、台大醫院均爆出有病患、同仁染疫,今(19)日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證實員工、看護確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院長楊添圍證實,有員工、看護確診,但強調兩人並非院內感染,一名為藥劑科員工,居住在台北市萬華區,...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透過COVAX獲配的第二批AZ疫苗41.04萬劑今(19)日下午運達桃園國際機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上表示,該批疫苗效期到8月31日止,指揮中心將控管部分,留給「高風險」、「幫大家做抗疫、防疫的人員」優先接種,以免出現一傳十、十傳百的...

閱讀詳情 »

報新聞/王百佑報導 疫情升溫,指揮中心18日公布新增240例本土案例,有2例死亡。《彭博社》4月「全球抗疫韌性排名」台灣下降到第5名,「疫苗獲取」這項指標則是倒數第2名。台灣的疫苗接種的進度不到1%,嚴重落後其他國家。 全球抗疫韌性排名(圖片來源立委高虹安辦公室) 疫情指揮中心資訊是台灣已洽購到的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