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你是類單身嗎? 當心身體亞健康

你是類單身嗎? 當心身體亞健康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小心蔬果吃不夠,變成「累」單身!根據董氏基金會調查顯示,全台外食人口超過8成,其中一個人住、未婚且與家人住以及頂客族的類單身族群更是外食主力軍。營養師宋明樺強調,蔬果若攝取不足,尤其不吃水果會缺乏微量營養素,長期下來身體處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亞健康狀態,容易有氣無力、身體不快樂。

外食三高一低 蔬果攝取量不足

宋明樺營養師指出,所謂的「類單身」族群可能是自己一個人住、單身且跟家人住,或已婚但沒有小孩者,最常見的飲食習慣就是外食,可能一天3餐都在外解決居多,而外食通常都是三高一低:高油、高鹽、高糖、低纖維,很容易缺乏蔬果,或多數人以為有吃蔬菜就不用吃水果,於是水果攝取量明顯不足。

外食增肥胖、慢性疾病風險

宋明樺營養師強調,外食三高一低,口味過重、鈉含量攝取超標,容易增加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外食多為油炸料理,除了攝取過多油脂,還可能有回鍋油的問題,會增加身體負擔、更容易肥胖;另外,許多外食族用餐完或下午茶時,習慣喝杯含糖飲料、吃甜點,不僅容易肥胖,也會增加脂肪肝、糖尿病風險。

缺乏微量元素 身體亞健康

宋明樺營養師表示,根據衛福部國人每日飲食指南,蔬菜、水果占6大類食物中的其中2類,可見對身體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尤其水果攝取量不足很容易缺乏微量元素或營養失衡,讓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容易有氣無力、沒有精神、心有餘而力不足,甚至身體痠痛。董氏基金會「身體快樂調查」更發現到類單身平均每天僅吃到0.7份水果,身體較不快樂,且「五力」(美肌力、順暢力、免疫力、活力及愉悅力)表現差,尤其以美肌力表現最差、活力也不夠。

當季當令、高營養、低GI 首選奇異果

台灣水果百百種,如何聰明吃呢?宋明樺營養師建議,挑選原則以當季當令、營養價值高、低GI為主,例如奇異果、小番茄,其中奇異果屬於高營養密度水果,所含的酵素及膳食纖維有助於消化、緩解脹氣與便祕,維生素C是柳橙的3倍,為身體補充更多營養,提升活力,幫自己的健康加分。

此外,根據台東醫院院長祝年豐醫師曾做過的「連吃14天奇異果體驗」,對20~39歲自認身體最不快樂的民眾進行測試,受試者在連續吃14天、每天2顆奇異果後,身體變快樂了,「五力」表現皆有提升,其中以美肌力改善最明顯,自覺氣色變好、粉刺及痘痘困擾減少、膚質也好轉。

超商小份量 水果聰明吃

宋明樺營養師建議,類單身族群可在前一天或早上出門前準備水果,帶到公司或學校吃;若是懶得準備,便利商店也有方便食用且營養CP值較高的當季水果,都是不錯的選擇。另外,下午茶可以水果取代含糖飲料、蛋糕。從早餐開始養成吃水果的習慣,如此便很容易達到天天5蔬果的攝取建議量,以改善類單身身體亞健康的狀況。

你是類單身嗎? 當心身體亞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27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隨著氣候變遷,全球正面臨暖化造成的影響,也讓每年夏天溫度越來越高,也讓與「熱」有關的疾病發生率持續增加。奇美醫學中心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郭婉吟指出,熱疾病中最嚴重的一種就是中暑,在夏天最為常見,比熱衰竭更為嚴重,一旦不小心中暑,這時中心體溫大於攝氏40度C,且合併中樞神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再加上三級警戒持續延長,許多民眾擔心被傳染,即便身體出現不適症狀也不敢就醫。根據英國醫學期刊指出,癌症患者若治療延遲一個月,即可能會增加6-13%的死亡風險,且死亡風險會因延遲的時間增長。大腸直腸癌已蟬聯12年癌症發生人數之冠,常見症狀為排便習慣改...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台灣好媳婦」藝人佩甄在螢光幕前一直維持亮麗光采,原本臉就不算大的她,近來更讓許多人對於她線條緊實的小V臉抱以欽羨的目光。對此,她不藏私的透露,最初接觸到電波拉皮,臉部肌膚就有慢慢變緊緻、拉提的感覺,尤其新一代鳳凰電波的推出,她實際體驗後感覺臉部線條更V、更明顯緊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本土疫情持續延燒,居家防疫及WFH在家工作已是後疫情時代的新生活趨勢,由於減少正常社交造成的人際關係疏離焦慮,使許多人轉而透過零食、汽水、酒類等高熱量食品來「自我療癒」,據美國NCBI調查發現,有22%成年人自覺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胖了5–10磅(約為2.26–...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