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你每天都習慣來一杯嗎? 研究:愈早接觸酒精愈容易成癮

你每天都習慣來一杯嗎? 研究:愈早接觸酒精愈容易成癮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有睡前喝一杯紅酒的習慣嗎?雖多數人認為可幫助睡眠,甚至有研究指出適度酒精可降低失智風險,但根據民國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發現,過去一年飲酒率,曾飲酒的比率接近一半,其中又在18至29歲及30至39歲有增加趨勢。臺中榮總嘉義分院身心科顏士昕醫師指出,雖飲酒行為和酒癮非直接劃上等號,但以精神疾病診斷而言,還須評估酒精使用的控制受損、造成的社交損害以及有風險的使用酒精。

喝酒喝到胰臟發炎 40歲男為健康戒酒

一名40歲陳先生,從大學開始就習慣會與朋友喝酒,也讓出社會後的他,有時工作壓力大或失眠也會喝點酒,更曾因酒駕被罰錢,原來常常只想喝一點的他,卻會忍不住一杯接著一杯,直到某次胰臟發炎住院,經醫師建議戒酒,陳先生才開始為了健康開始赴醫院身心科門診就醫戒酒。

酒精成癮多從社交開始 嚴重恐出現幻覺

顏士昕醫師說明,許多酒精成癮者最開始多為社交性飲酒,後續被本身或環境因素影響,逐漸開始規律使用酒精,當大腦持續被酒精帶來的效果改變,平常活動帶來的情緒回饋也會減弱,增加對酒精的依賴度,造成所謂成癮的酒精依賴行為,這時長期飲酒的患者,若突然停止減少就會出現焦慮、頭痛,甚至出現幻覺等戒斷反應。

越早接觸酒精越易成癮 及早發現及早戒斷是關鍵

包括家族史、早期接觸酒精、接觸高風險環境以及特定精神疾病等都屬於酒精成癮的高危險族群,其中青少年更屬於成癮脆弱性較高的族群。顏士昕醫師強調,酒癮是一種疾病需要長期治療,尤其及早預防相當重要,一般臨床常見的酒癮者通成都是從青少年開始喝酒,且越早接觸酒精更容易造成嚴重酒癮,因此若周遭親朋好友的飲酒習慣有異,或為酒精成癮的高危險族群,都應盡快尋求醫師評估,接受適當治療方式。

【延伸閱讀】

三代祖孫都發病 多囊腎洗腎提早15年

萬人迷王光輝肝癌病逝 專家揭「常見危險因子」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19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90歲阿嬤,長年有三高問題,近來頻頻出現喘、胸悶及血壓高等症狀,一個月內就送了三次急診,被醫師診斷為腎動脈嚴重狹窄,但阿嬤因考量年紀,不願接受侵入性的心導管治療,直到日前出現急性肺水腫積水緊急送醫,血壓再次飆破200,且一度喘不過氣,甚至意識模糊,才願意接受腎動脈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病人自主權利法」實施至今已一週年,柳營奇美醫院為讓民眾能更了解該法,保障其善終權益,舉辦病人自主權利法週年活動「自己生命自己作主」,由黃順賢院長率領醫療團隊進行快閃活動、大廳聚集唱歌,並於現場提供民眾虛擬實境體驗,及預立醫療諮商桌遊「玩轉人生」等相關活動,吸引近百位民...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年節假期前,免不了各式各樣餐敘,不論同事、朋友、家人,很多人都在餐桌上聊著1年來的辛勞與安慰,有時免不了喝點酒,讓氣氛更歡愉,「喝酒不開車」已是不可挑戰的鐵律,然而有些人餐敘完隔一天,感覺精神好了許多,想要開車上班,沒想到警察一攔仍然判定酒駕,原因就在於酒精緩慢了消化...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36歲林先生有每天服用維他命的習慣,但嫌麻煩就沒有喝水直接吞藥丸,直到最近吞東西時總覺得卡卡、痛痛的,才至腸胃科就診,經胃鏡檢查發現食道中段發炎,有數個約0.5至1公分的潰瘍,確診為藥物性食道炎及潰瘍。   國泰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朱淯銘表示,藥物性食道炎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