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便祕腹瀉輪流來 新鮮人快崩潰

便祕腹瀉輪流來 新鮮人快崩潰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汪芷安報導)目前正是畢業潮求職季,24歲的王先生是社會新鮮人,過去幾年一直有腹瀉、便祕等症狀,以為是自己腸胃不適,長期以來都只短暫服用止瀉藥,等病情好轉就立刻停藥,但最近便祕、腹瀉交替出現且情況劇烈,隨著壓力、情緒起伏症狀更加嚴重,一天腹瀉4-5次,使他不堪其擾前往求診,經醫師診斷為大腸激躁症,目前患者已控制病情,仍接受治療中。
開業中醫診所中醫師王繼榮表示,以中醫的觀點來看,大腸激躁症分為三種類型,「肝鬱脾虛」、「脾虛」、「脾虛+腎虛」,需先判斷患者的內部原因才能對症下藥。肝鬱脾虛是一般人比較常見的,因肝主疏泄,疏泄不夠對脾的調控自然較差,疏泄太超過就會影響腸胃,長期處於情緒、精神壓力下所產生肝鬱現象,造成腹痛、腹瀉一天多次,用藥需從肝與脾著手,使用痛泄藥方白朮、芍藥、防風、陳皮,以這四個藥依據病人體質去做調整。
脾虛者為脾胃運化差,胃口不好影響進食量不多,肚臍周圍悶痛,排便時比較鬆軟、不成形,用藥需從健脾補脾著手,黨參、茯苓、山藥、砂仁、白扁豆、石蓮肉、芡實等服用後會身強體壯的藥物。最嚴重者為脾虛+腎虛,在清晨時肚子絞痛、腹瀉,如廁後症狀緩解可繼續睡眠,用藥需從健脾暖腎的藥著手,肉豆蔻、五味子、吳茱萸、厚朴。
王繼榮提醒,大腸激躁症者平日應避開冰冷、寒性食物如西瓜、香瓜、哈密瓜,草藥屬寒性會傷脾,如仙草、苦茶、退火藥應盡量避免。肚臍周圍冷、沒有口乾舌燥的病患,炒菜時可以加入薑、少許五香粉可減輕腹痛、腹瀉症狀。如有長期一日多次腹瀉、腹痛等症狀,切勿輕忽病情應早治療才能藥到病除。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288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一直為肥胖而困擾嗎,在傳統中醫而言,肥胖又分為素稟痰濕偏盛、氣虛經阻痰生兩種,而根源就來自於肥胖的「濕」;中醫師吳明珠指出,若能將體內的痰濕排出,就能使體態變得輕盈又結實,但想要遠離痰濕找上門,最關鍵就是了解自己屬於哪種肥胖證型,才能依照自己體質,透過中醫解方及日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6歲吳小姐近一個月來右手大拇指以及中指掌指關節腫痛,屈伸時總有聲響以及阻滯感,遂求診中醫,經醫師診斷為手指屈指肌腱狹窄性腱鞘炎,俗稱扳機指,剛開始進行三次針灸治療,但效果不明顯,在醫師的建議下,吳小姐接受針刀治療,治療後腫痛症狀明顯改善且已痊癒,並順利回復正常的生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推動健康促進與綠色醫院成績斐然的大林慈濟醫院,五年前開始協助新加坡邱德拔醫院(Khoo Teck Puat Hospital)推動相關議題後,日前續簽五年合作備忘錄(MOU),將在社區醫療、全人照顧、長照、臨終關懷與素食營養攜手合作。醫院頂樓種蔬果 體驗都市農夫隸屬於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一名五十三歲的徐女士診斷罹患胰臟癌合併肝臟轉移,五月確診,八月就決定不再接受治癒性治療,轉入臺中慈濟醫院心蓮病房。讓永別沒有遺憾,九月上旬規劃「收藏麵包的記憶」圓夢計畫,與徐女士一家人共同見證女兒小佩,獨當一面麵包手藝,濃濃麵包味與家人的愛濃郁整個病房,溫馨告別為彼此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