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便秘竟是大腸癌惹禍! 「大腸支架」提生活品質

便秘竟是大腸癌惹禍! 「大腸支架」提生活品質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70多歲的陳爺爺長達一週未解大便及排氣,日前因嚴重腹脹及腹痛到難以忍受至醫院急診就醫。經電腦斷層及大腸鏡檢查發現竟是乙狀結腸處有腫瘤所造成的腸道阻塞,同時發現肝臟有轉移性腫瘤。再裝置大腸支架,撐開阻塞處,當天就解決腸阻塞的情形,休養兩週恢復體力後,接受大腸腫瘤切除及肝臟轉移腫瘤切除手術,手術一週後已康復出院。

大腸癌 7大症狀要警覺 阻塞症狀需裝置人工肛門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高彬勝主任表示,乙狀結腸處有惡性腫瘤俗稱大腸癌,是國人好發的癌症之一,罹患大腸癌可能會出現腸道出血、貧血、大便習慣改變、腹痛、腸阻塞、腸穿孔、腹膜炎等症狀。

治療腸道阻塞 人工肛門異味、漏便降低生活品質

一般為治療急性阻塞的大腸癌、解決腸道阻塞的症狀,往往需先進行腸造口手術,俗稱人工肛門手術,讓阻塞的腸道減壓和消腫,之後再進行腸道腫瘤切除手術,但因為人工肛門裝置後,使用上有異味及漏便的可能,使病人尷尬難以接受,甚至有病人在裝置後拒絕出門,大幅影響生活品質。

大腸支架解決腸阻塞 對症下藥至關重要

高彬勝主任表示,大腸支架也有少數風險,例如產生穿孔、出血、支架移位、疼痛等,因此醫師會視病人病況及身體狀況,與病人討論並規劃最適合解決大腸癌腸阻塞且又能顧及生活品質及癌症治療成效的治療方式。

預防大腸癌 高風險群應定期檢查

高彬勝主任提醒,大腸癌高風險族群,如年齡大於50歲、有大腸癌家族病史、長期有腸胃慢性發炎者,發生大腸癌的機率比一般人高,為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建議40歲以上可做一次內視鏡檢查,如果一等親家屬有大腸癌病史,建議可做腸胃道內視鏡檢查。

【延伸閱讀】

心律不整致猝死 自動去顫器隨身電擊及時救援

胃潰瘍多年久治不癒 竟是神經內分泌腫瘤所致!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75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黴漿菌感染會藉由唾液飛沫及鼻腔分泌物接觸傳染,多發生於學齡前孩童,尤其在團體中感染機率更高,初期症狀會出現高燒、乾咳,部分病患則有噁心嘔吐等症狀,因與腸胃發炎症狀相似,因此早期診斷上較難確診;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兒科主任廖裕民指出,雖免疫力較好的病患會自然痊癒,但大部分病...

閱讀詳情 »

  一名婦女被告知罹患了五十肩,驚訝的說:「我以為只有五十歲的人才會有這種症狀!」其實五十肩不是五十歲的專利,適康復健科診所院長陳建宏說明,五十肩是指肩關節發生沾黏,導致整個肩膀活動的角度受限、疼痛產生,好發的年齡層雖然多在五十歲左右,但並非只有中年才有,其中又以女性族群高於男性,多見於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一位90歲阿嬤,8年前置放腹主動脈支架,最近因噁心、嘔吐、頭暈而求診。經電腦斷層發現,該病患的支架嚴重阻塞,且發現超大血管瘤,已造成左腹及大腿疼痛下肢缺血。澄清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南玉芸以微創導管清除血栓手術,成功打通動脈血管,及加長支架預防血管瘤破裂。她呼籲,有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65歲的劉姓病患,日前於工作中突然發生呆滯、軟弱無力等疑似中風的症狀,經同事協助送至區域醫院,進行各項抽血檢查診治後,卻都無異常發現。由於劉先生事後仍持續發燒,到半夜甚至出現抓狂、抽搐、咬舌等疑似癲癇症狀,醫師使用鎮定劑後,還陷入昏睡三天三夜,昏迷指數只剩3。以為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