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保乳救命! 高醫「團隊戰」打贏癌細胞

保乳救命! 高醫「團隊戰」打贏癌細胞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有位40歲的阿雪,發現乳房有腫塊,但是因為害怕切除乳房,拖到腫塊長大,才在先生的勸說下就醫,結果被診斷乳癌已經近5公分,且腋下淋巴多處轉移;由於乳癌HER2基因型態為陽性,符合使用雙標靶藥物的條件,於是在高醫乳癌醫療團隊的評估下,建議她開刀前先進行「術前輔助治療」,經過四次回診治療後,她的腫瘤縮小到1.6公分,只需做局部切除手術,符合病人期望保留乳房。

 HER2陽性佔20%至25% 可透過標靶藥物縮小腫瘤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院長侯明鋒醫師表示,HER2陽性基因型約佔乳癌病患的20%至25%,過去這類型乳癌即使是早期發現,治療後三年內的復發率還有10%以上,自從有標靶藥物治療後,患者可大幅降低復發率近五成,並且由於標靶藥物的進展,不僅提升預後,更能透過縮小腫瘤,進行保留乳房手術,讓病人更能勇敢接受治療。

 「一站式」就診服務 醫病共同擬定醫療決策

目前乳癌治療已經高度個人化,侯明鋒院長指出,以前病人必須到不同的部門做檢查,往往令人疲於奔命也耗日費時,而高醫乳房健康中心則提供「一站式」患者就診服務,結合醫師、護理師、衛教師、個案管理師及院內各領域的治療團隊,確診乳癌後,分析各基因型的治療方針、期待及照護,醫病共同討論擬定最適合的醫療決策。讓乳癌患者看診、檢查、衛教的同時,都可以在中心更快速得到服務,縮短就診時間;當治療時遇到疑問、產生焦慮或憂傷等情緒,也可以得到治療團隊以及病友的支持。

高醫為國內前四大乳癌治療中心 提供病患更好的治療

侯明鋒院長表示,高醫乳房健康中心是國內前四大乳癌治療中心,為了能提供病患更好的治療,不惜鉅資在開刀房建置檢體攝影機、高階超音波等,讓醫師在開刀時,可即時知悉是否清除乳癌組織;另有自動化超音波,像多切式電腦斷層一樣,可用多切點影像檢測乳房內有無可疑病灶;此外,不只在硬體上更先進,治療團隊每星期至少一次以上的會議討論病患的治療策略,以及學習新的治療或診斷技術。

和英國劍橋大學合作 發現65種乳癌基因

近年來,乳癌患者年輕化,幫助乳癌患者保乳已是國際治療趨勢,因此,高醫乳房健康中心以「半數以上病患可保留乳房」為目標。侯明鋒院長說,高醫乳房健康中心最近和英國劍橋大學等合作,共同發現新的65種乳癌基因,已刊登在一級期刊「Nature」中,目前已知近150個癌症基因,期望未來可透過晶片,快速確認患者基因型以制定個人化治療,讓治療更精準,是乳癌患者的一大福音。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75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什麼樣的臉型最具吸引力?拿起尺量一量。根據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與臺北榮民總醫院的研究,只要兩側下顎骨角的距離,與兩側顴骨的距離比例越接近75%,就是最具吸引力的臉型。反之如果比例大於83%,恐怕會被認為是國字臉。這個下顎骨角距離與顴骨距離的比例,呈現了正面臉型從上到下向內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0歲A小姐結婚三年,因年紀已居高齡產婦,但仍求子心切,聽從婦產科的建議於是決定進行試管嬰兒療程,每到取卵打破卵針就是A小姐最痛苦的時候,打完破卵針誘發排卵時,下腹就會開始腫脹、身體水腫突然變的嚴重,全身疲勞無力,心窩常有堵住感覺胸口悶到無法入睡,幾乎吃不下任何東西,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天空一片灰濛濛,從北到南面臨的霧霾問題越來越嚴重,只要空污指數一超標,過敏族群總是「心驚驚」,而讓人聞之色變的PM2.5細懸浮微粒,帶來的威脅不只是皮膚、呼吸道,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長期暴露可能造成慢性發炎,也可能會增加癌症發生率。因此,如何做好防範,已成為民眾很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隨著各國開始施打新冠疫苗,全球疫情趨緩,許多原本受到影響的新人們開始積極規劃婚期,新娘子除了在意皮膚保養、瘦身計畫外,拍婚紗時的微笑表情,更是一輩子珍藏的永恆記憶。坊間有不少美容沙龍低價促銷牙齒美白,不僅效果不佳,安全、美觀也堪慮,牙醫師強調,不論選擇牙齒美白或陶瓷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